第一节 耕作制度
因气候、土壤、水利条件和历史习惯,吴江县种植业历来以粮、油作物为主,间有少量瓜类、麻类、席草、慈姑等,蔬菜则以桑地间种为多。据史料记载,宋室南渡前,吴江以一年一熟中籼稻为主。南渡后,疆域偏于东南一隅,而人口又不断增加,为了军需民食,逐步增加小麦种植面积,形成稻麦(或油菜)两熟的耕作制度,直至清代。民国时期,两熟制面积逐渐增多,但仍以一熟水稻为主。据民国24年(1935年)7月出版的《吴江县政》第二卷二、三期合刊载,全县熟田125万亩,全年出产稻谷246万多石,大小麦21万余石,杂粮(玉米、黄豆)65万余石,薯类5万余担(每担合50公斤)。抗日战争时期,平望农村少数农民引种双季稻。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亩产量低于晚稻。解放后,逐步推广科学种田,耕作制度不断调整。1949~1955年,沿习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秋熟作物为单季稻,夏熟作物种大麦、小麦、元麦(统称“三麦”)、油菜、绿肥,年均复种指数为137.2%。但夏熟作物面积比重小,仅占粮田面积的37.2%,其中“三麦”占16.8%,油菜占15.7%,绿肥占4.7%,平均年产粮食24428.4万公斤,油菜籽402.2万公斤。
1956~1969年,由稻麦两熟向三熟过渡。期间,1956~1962年试种双季稻,年均种植面积13.6万亩左右,占粮田面积14.4%。同时,扩大“三麦”和绿肥面积,年均复种指数为177.6%,年产粮食26173.1万公斤,油菜籽384.5万公斤。1963~1969年逐步推行三熟制。双季稻面积年均种植24.6万亩,占粮田面积的28.3%。同时,夏熟作物种植比重由64.6%上升为76.2%,年均复种指数为199.5%,年产粮食37980万公斤,油菜籽780.7万公斤。期间,双季稻以种在绿肥茬为主。1964年起,吴江县内由南部到北部,陆续试种麦一稻一稻三熟粮。
1970~1979年,以三熟制为主。年均复种指数达259.9%,其中绿肥-稻-稻,麦-稻-稻,油菜-稻-稻等三熟制面积占粮田面积的81.6%,1977年高达90.9%。全县有11个公社、461个大队、4655个生产队百分之百种双季稻三熟制。同时,“三麦”面积由30%左右扩大为38%左右,油菜面积由15%扩大为17.4%。平均年产粮食49639.3万公斤,油菜籽1109.2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农(种植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劳力逐步向非农业转移。由于三熟制面积过大,农时季节与劳力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三熟制的投人大,产出与投入之间比例不尽理想。1980年起,在积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全县粮食总产逐年有所增长的基础上,调减三熟制面积,扩大夏熟作物,扩大单季稻,并改部分麦(或油菜)-稻-稻为麦-瓜-稻三熟制,年均复种指数为230%左右。夏熟粮油作物面积所占比例由70年代的52.7%提高到65.8%,其中油菜面积由17.4%,提高到26.1%。三熟制面积年均调减9万多亩,所占比例1980年为83.7%,1985年下降到47.7%。6年平均年产粮食50850万公斤,油菜籽3036万公斤。
吴江县几个年份的耕地面积和粮油作物面积产量表
单位:万亩、公斤、万公斤
年 份
|
耕 地 面 积
|
粮 食
|
油 菜 籽
|
总面积
|
其中水田
|
面 积
|
亩 产
|
总 产
|
面 积
|
亩 产
|
总 产
|
1949
1952
1955
1956
1957
1962
1965
1969
1970
1975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
109.48
109.08
107.80
107.73
106.98
97.20
97.04
97.04
97.58
97.31
96.92
96.67
96.56
96.60
96.50
96.42
96.24
93.19
|
105.80
105.41
103.63
103.46
102.67
92.00
92.04
91.93
92.09
91.79
91.28
90.62
90.42
90.25
90.19
89.95
89.94
86.92
|
100.00
105.41
103.57
101.36
98.89
87.06
87.02
86.93
86.94
86.75
86.46
86.21
86.03
85.67
86.12
85.92
89.05
84.79
|
171.3
254.4
269.1
269.7
213.2
298.3
434.4
495.2
479.2
500.9
581.5
655.3
515.3
469.5
614.7
631.2
717.2
571.4
|
17130
26821
27875
27332
21088
25969
37805
43051
41665
43456
50275
56490
44335
40227
52939
54230
63817
48451
|
18.70
16.76
16.34
16.62
16.53
11.93
13.20
14.26
14.60
15.14
15.00
17.02
17.98
19.14
20.11
19.51
22.89
37.43
|
20.0
27.9
27.3
28.0
30.0
22.7
45.0
73.0
76.0
55.0
111.8
118.5
104.9
148.5
200.7
130.0
119.6
115.0
|
374
468
446
465
496
271
594
1041
1110
833
1677
2017
1886
2842
4036
2536
2738
4304
|
注:粮油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83年前为全民和集体部分;1984、1985年为全社会数。粮食总产均包括杂粮在内。
吴江县几个年份粮食分类播种面积产量表
单位:万亩、公斤、万公斤
年 份
|
夏 粮
|
双季早稻
|
后 季 稻
|
单 季 稻
|
面积
|
亩产
|
总产
|
面积
|
亩产
|
总产
|
面积
|
亩产
|
总
|
面积
|
亩产
|
总产
|
1949
1952
1955
1956
1957
1962
1965
1969
1970
1975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
23.33
29.45
26.53
36.14
42.39
34.65
32.63
30.90
31.18
30.78
32.36
31.24
30.16
30.19
30.45
31.03
48.96
37.94
|
27.0
37.4
35.7
61.6
33.1
80.6
93.0
97.5
109.8
83.5
190.7
254.1
250.0
204.7
257.3
264.2
222.7
195.7
|
630
1101
947
2226
1403
2793
3035
3013
3424
2570
6171
7938
7540
6180
7835
8198
10903
7425
|
—
—
—
15.10
11.10
7.66
13.23
37.73
54.65
60.81
64.17
58.07
57.99
49.04
50.04
53.54
48.87
31.34
|
—
—
—
207.8
152.9
233.6
319.0
279.4
271.8
316.5
300.0
338.1
297.6
334.8
356.6
315.6
377.6
351.8
|
—
—
—
3138
1697
1789
4220
10542
14854
19246
19251
19633
17258
16419
17844
16897
18453
11025
|
—
—
—
13.49
8.75
8.28
15.02
43.34
59.78
72.09
77.15
71.13
72.03
62.04
66.02
67.3l
60.32
40.50
|
—
—
—
97.3
47.0
126.3
196.1
287.6
238.2
218.0
271.6
312.9
193.8
176.8
290.3
315.2
353.3
322.8
|
—
—
—
1313
411
1046
2945
12465
14240
15716
20954
22257
13959
10969
19166
21216
21311
13073
|
100.00
105.41
103.57
88.27
90.14
78.78
72.00
43.59
27.16
14.66
9.3l
15.08
14.00
23.63
20.10
18.61
28.73
44.29
|
165.0
244.0
260.0
234.0
195.0
258.2
383.4
390.7
336.8
404.1
418.8
441.8
398.4
281.8
402.7
425.5
459.6
382.2
|
16500
25720
26928
20655
17577
20341
27605
17031
9147
5924
3899
6662
5578
6659
8094
7919
13204
16928
|
注:1983年以前为国营集体部分,1984、1985年为全社会数。
第二节 良种繁育与推广
新中国建立后,全县水稻、“三麦”、油菜主要农作物品种,经过多次更新换代,有效地提高了种子的纯度和农作物的产量。水稻亩产1949年为165公斤,总产16500万公斤。50年代,土种改良种,籼稻换粳稻,亩产上升到236.5公斤,总产上升到24500万公斤;60年代高秆改矮秆,亩产上升到350公斤,总产上升到30770万公斤;70年代双季稻早、中、晚熟良种配套,单季稻中籼、晚粳良种并存,亩产上升到498公斤,总产上升到43200万公斤;1980~1985年实行简化熟制、简化品种,明确各季当家品种的“双简-明确”。双季早稻以中代早,适当搭配晚熟品种,单、后季稻更换了新的晚粳良种,在全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双季稻面积逐年缩减的情况下,水稻亩产和总产仍分别达到494公斤和42700万公斤。
一、育种
新中国建立初,所需种子以农民自选自留或相互串换为主,个别农户用“一穗传”的方法选育,桃源乡广福村农民钱金奎选育出耐涝晚粳品种“乌黑头红”。人民政府则依靠县、区二级农场进行良种试验、示范、繁育、推广工作。1953年,县、区农场繁育推广水稻良种“矮脚大稻头”、“牛毛黄”等8个品种,计3.2万公斤,小麦良种“玉皮”、“2419”、“矮粒多”等9个品种,计4.18万公斤。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县成立种子经营机构,开始建立县属繁育基地。1964年,县属良种繁育基地有26处,1966年扩展到38处,常年繁育良种200多万公斤。1964年起,贯彻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四自一辅”种子工作方针,建立和健全县、乡(公社)、村(大队)三级农作物良种繁育网络。县以国营良种场和特约统一供种村为骨干,进行原良种生产,常年良种繁育基地有2000亩左右,繁育麦种15万公斤和稻种40万公斤,主要供各乡育种使用。乡以农科站为基地,也有的利用围垦湖田为基地,常年比较稳定的有4500亩左右,所繁育种子大部分供给村、组(队)两级特约育种户使用,并备有余缺调剂和防灾用种。村育供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行统一育种、统一保管、统一供种。1984年全县“三统一”村有80个,育种面积约1.8万亩,育供稻麦良种200~250万公斤。另一种是村组织、组负责,分组特约农户育种的村有400多个,所繁育良种有当场分户保管,也有育种户统一保管,到播种前再供种的。1982年开始,全县加强引试新品种工作,建立联合品试网络,县农业局每年组织农技人员到外地考察新品种(系),将有希望的新品种(系)引进县内,分耕作区设6至8个点,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应本地区的新品种(系)。
二、良种推广
水稻 清乾隆《吴江县志》称,“稻名品甚繁,不可胜述”,其中列吴江特有的红莲、紫芒、占城诸种。解放初,湖田均栽早籼,约有10个品种,以帽子头、宁波籼、八十子为主,胜利籼次之,六十子较少;中熟籼高田种植较多,有洋籼(条籼、长籼、红壳籼),杜籼(芦籼、白皮籼、紫皮籼)两系12个品种;粳稻以红稻、长芒白稻、落霜青、老稻为主;糯稻有白壳糯、红壳糯等。1953年推广地方良种大稻头、芦花白、牛毛黄、石芦种、洋稻、陈家种、黄壳早、淮家稻、掼八担等。1956年推广种植双季稻,早稻品种为有芒早沙粳,占早稻面积78%,无芒早沙粳占9%,六十日和嘉兴白皮籼占13%。后季稻品种以晚粳为主,搭配红壳籼和白皮籼。是年,全县籼、粳、糯稻计有145个品种。其中,晚粳分二个品系,一为黄谷系,有90个品种,一为红谷系,有15个品种;中粳和糯稻各有10个品种;籼稻有20个品种。
60年代初,双季早稻推广莲塘早、陆财号、矮南早一号、矮脚南特号;后季稻以农垦58号为主;单季晚稻以老来青、853、苏稻一号、乌黑头红、白壳中晚糯、花壳晚糯为主。1965年起,晚粳以农垦58号为主;单季中稻以早石稻、桂花球为主,瘦土低田栽种中熟籼稻。
70年代,双季稻三熟制大面积种植,早稻推广广陆矮4号、原丰早、中秆早、二九青;后季稻以晚粳农虎6号、嘉农33为主,搭配早熟晚粳沪选19号、武农早、中粳桂花黄、中糯京引15号等;单季晚稻以农虎6号、嘉农33、广二矮3号、苏粳2号为主,宇红1号、嘉农14、江丰3号、桐青晚等少量种植。
80年代初,双季早稻以广陆矮4号、原丰早、中秆早为主,淘汰二九青,形成了以中代早,适当搭配晚熟品种的三熟制新格局。1984年,推广中熟早籼早二六14和二九丰,取代原丰早和中秆早;后季稻推广秀水48取代嘉农33,搭配农桂早3—7,昆农选16、复虹糯6号、嘉湖4号、紫金糯、祥湖47、盐粳2号等品种;单季晚稻先以嘉农33,后以秀水48为主,搭配早单八、武复粳、BG902、复选4—1、浙粳66。1985年,开始引进晚粳秀水04,逐步取代秀水48,成为全县单、后季稻主要品种。
1977年开始试种杂交水稻,连续3年去海南岛进行种子鉴定,第一年制种面积3000亩.收回种子1.35万公斤。全县年均制种面积3495亩,种植杂交水稻面积7.5万亩,最多的1979年全县杂交水稻面积,单、后季合计14.3万亩。因杂交稻(籼交)米质差和白叶枯病重,1985年面积减少到0.72万亩,并停止制种。杂交稻的品种,初以南优2号、3号为主,南优6号次之,后以汕优3号为主,汕优6号、8号少量种植。
“三麦” 解放初,全县以栽种小麦为主,元麦(裸大麦,农民谓之懒麦)仅在十边隙地种植、大麦(皮大麦)几乎不种。“三麦”亩产只有几十公斤,群众称为小熟。小麦品种主要有茧子头、早蚕麦、菜子黄、光头麦、湖北种等土种。50年代,重点推广矮粒多,引种2419、玉皮、骊英1号、3号、常熟铜柱头、方六柱、六柱头、江阴长旗白壳等。60年代,小麦推广吉利、阿夫、矮秆红、华东6号、万年2号,元麦推广立夏黄、七五七。70年代,小麦推广扬麦1号、武麦l号,元麦推广浙114,大麦推广早熟3号。80年代起,小麦推广扬麦3号、宁麦3号,引种扬麦4号;元麦以浙114为主,76-60少量种植;大麦以早熟3号为主,搭配种植青浦矮脚早熟3号和早熟3号选系(20系)。
1975年以前,大麦种植面积比例小。随着双季稻三熟制大面积种植,大麦能争季节、产量稳定,故压缩小麦和元麦,扩种大麦。1985年,全县大麦面积由原来只占“三麦”总面积不到40%,扩大到75%左右。
油菜 解放初,县内油菜品种有长箕白籽、坛香菜、紫杨梅、宁波种等。50年代,重点推广早生朝鲜、胜利青梗。60年代,压缩迟熟品种扩大中熟品种,推广军农1号。70年代以后,先后推广东胜14、上海23、宁油7号、川油2号等品种。80年代初,引种华油8号,1985年华油8号成为全县油菜主要品种。
第三节 作物栽培技术
一、水稻育秧
解放前和解放初,农户将湿透沥干的稻种置于甏中,定时渍水保持湿度,促使发芽,叫做甏催。从60年代开始,早稻催芽方法改少浸为多浸,改栈催为囤催,改淋种为浴种。以后,发展到塑料薄膜炕床地温催芽,出芽率由60%~70%提高到90%以上,并改水秧田为通气秧田,又称旱做水育的半旱秧田。为达到培育壮秧的目的,以稀播水育大秧为主,并因茬、因地选用不同的育秧方式。双季早稻,两熟制以塑料薄膜育秧为主。早三熟由塑料薄膜条寄育秧,发展到旱地小苗条寄育秧。晚三熟以露地条寄育秧代替棵寄育秧等。
二、水稻栽插
解放前和解放初,水稻栽插主要采用横宽竖大的六棵三靠稀栽,每亩约插1万穴。60年代初,单季稻推广陈永康的小株方形密植,株行距5寸×5寸(一寸合3.33厘米),亩插2.4万穴。7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亩插穴数增加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改进栽插方式,推广宽狭行条栽,在保证一定苗数的基础上,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增强防病抗倒能力。双季早稻和后季稻亩栽密度均为4.5~5.0万穴,株行距4寸×3寸及4.5寸×3寸。单季晚稻3.0~3.3万穴,株行距6寸×3寸及5寸×4寸。
三、 “三麦”、油菜免(少)耕栽培
“三麦”、油菜的习惯栽培是经犁田后做成士仑,种在埨上。但50年代,也有少数农户不犁不做纶,而将麦种直接撒在稻板上,用沟泥盖种,当地称此栽培方法为种“懒麦”,亦称稻板麦。70年代后期,进行“三麦”免耕栽培小面积试验,80年代免耕栽培迅速推广。1980年有996个生产队,种植免耕麦2.3万亩,占全县三麦总面积的6.4%;1981年增加到3052个生产队,面积9.26万亩,占25%;1982年为11万亩,占30%;1983年为35.5万亩,占80.6%;1984年达到34.1万亩,占90%以上。1981~1984年4年中免耕麦比翻耕麦平均增产15%。
1976年开始试种免耕油菜,以后逐年增加。1980年全县免耕油菜面积为1.5万亩,1981年2.32万亩,1982年2.02万亩,1983年1.56万亩,1984年4.88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21.3%。1985年达28.7万亩,占76.8%。免耕油菜比翻耕油菜平均增产7%~15%,成为全县油菜生产上的一种主要栽培方式。
四、施肥
解放初至50年代末,水稻以家杂肥和河泥肥为主,并施用少量化肥。60年代推广沤制草塘泥等有机肥料,并增加化肥施量(主要为硫酸铵、氯化铵等氮肥)。70年代,有机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前季稻和后季稻,采用“一基(肥)一追肥”前重施肥法,群众称为“一哄头”施肥法,并在油菜、三麦和双季早稻上增施磷肥。80年代开始,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氮、磷、钾肥合理施用。单季晚稻,在推广陈永康施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平衡促进”施肥法。免耕麦采用“两头促,中间控”的V字型施肥法,并坚持施用有机肥料,结合增磷补钾。油菜采用“双配套”施肥法,即氮、磷、硼肥配套和苗、腊、苔、花肥配套。
1950~1985年吴江县农田施肥水平表
起讫年份
|
施 肥 量
(公斤/亩)
|
其 中
|
有机化肥与化肥之比
|
标准氮肥
|
有 机 肥
|
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5
|
7.20
18.67
27.03
59.45
|
2.55
9.30
15.02
50.40
|
4.65
9.37
12.01
9.05
|
6.5:3.5
5.0:5.0
4.4:5.6
1.5:8.5
|
注:按100公斤有机肥折合1公斤标准氮肥计算。
第四节 植物保护
一、粮食作物病虫害
全县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螟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褐飞虱、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蓟马、黑尾叶蝉等。麦类主要病虫害有锈病(叶锈、条锈、秆锈)、赤霉病、白粉病、大麦黄花叶病、粘虫、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与耕作制度、品种布局、栽培管理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解放初至1956年,单季稻早、中、晚熟品种混栽时,主要是螟虫、稻苞虫和稻瘟病危害严重。螟害枯心率一般为20%~30%,白穗率为5%~10%。1954年,庞山湖农场发生叶稻瘟,200多亩单季稻颗粒无收。稻苞虫全县发生面积占一半以上。1952、1954年两年麦类赤霉病大流行,病穗率在50%以上。
1957~1965年单季晚稻为主时,主要稻虫种类单纯,危害较轻。白叶枯病、稻瘟病和麦类锈病、粘虫危害较重。稻虫以三化螟为主,双季稻比例大的地区(主要是西南部)并有二化螟危害。白叶枯病发病面积约占50%以上。1957年,晚稻穗颈瘟发生面积为10万亩,麦类锈病病株率为30%~40%。
1966~1973年,单、双季稻混栽时,病虫种类多,大发生频率高。病害,1971年水稻纹枯病平均发病指数为17.3~25.9。1972年双季早稻和后季稻穗颈瘟发生面积分别为14.1万亩和11.5万亩,1973年麦类赤霉病病穗率高达47.2%。虫害,1968年褐飞虱大发生,1971、1972年两年黑尾叶蝉也大发生,1973年二代纵卷叶螟大发生,白叶面积达2.7万亩。麦类粘虫,1968和1973年两年在局部地区大发生,被吃光叶咬断麦穗的面积为7022亩。
1974~1984年,双季稻为主时,病害种类多,小虫危害大。褐飞虱自1968年大发生后成为全县水稻经常发生的虫害。1975年,全县受害面积达2322亩。1977年,双季早稻稻蓟马大发生,受害面积59万亩,其中危害最重的有2100亩。1979年,后季秧田受稻蓟马危害,严重枯焦面积445亩,造成后季稻严重缺秧。1978、1979年两年,三代、四代纵卷叶螟大发生,受害面积分别为3924亩和3632.5亩。穗颈瘟,1974年后季稻发生面积为13.4万亩,1980年为16.2万亩,1982年早稻受害面积为15.2万亩。“三麦”赤霉病,1977年全县平均病穗率高达49.7%。小麦白粉病,1978年平均病穗率19%,1979年为30%,1980年为49.4%,1981年上升为87.8%。大麦黄花叶病,1976、1977年两年在同里红星2队发生,最严重发病田,病株率达80%以上。
二、油料作物病虫害
吴江县的油料作物即油菜,主要病害有菌核病、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和龙头病(霜霉病和白锈病合并发生的统称),虫害有蚜虫和潜叶蝇。从70年代初开始,由于品种更新,移栽密度提高,氮肥用量增加,菌核病害逐步发展。1970、1972、1976和1978年,病株率达30%~40%。1980年以后,由于华油8号品种的推广,菌核病危害有所减轻,1983和1984年病株率分别为13.76%和12.46%。但1985年病株率又回升到20.6%。病毒病,1980年全县平均棵发病率在19.1%。龙头病,70年代初危害白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危害较轻。油菜蚜虫,主要有萝卜蚜和桃蚜两种,1977年大发生。油菜潜叶蝇,1974~1977年危害严重。猝倒病是油菜秧田期的主要病害。
三、农田草害
水稻田杂草主要有牛毛草、稗草、鸭舌草、眼子草等10余种,其中以牛毛草、稗草对水稻危害最大。1980年后,莎草科杂草发生趋势加重。据试验测定,一般草害田减产10%~15%,严重草害田减产20%~30%。麦田杂草主要有看麦娘、早熟禾、繁缕、蓼草、猪殃殃和缫菜等10余种,其中以看麦娘、早熟禾、蓼草、猪殃殃危害最大。一般草害田减产20%左右,草害重的田减产30%~40%。
四、病虫害和草害防治(除)
病虫害防治 从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水稻螟虫主要采用点灯诱蛾、人工采卵块和挖稻根,少量施用农药等防治措施。1954年以后,农药防治面积逐年扩大,1957年在七都乡建立吴江县病虫测报站,1959年迁至县城西门外,同时各公社普遍建立了病虫测报点,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60年代后期起,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运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稳定作物合理布局,为逐步建立相对稳定而实用的防治技术体系创造条件。进入80年代,全县双季稻改为单季稻,有效地减轻了三化螟的发生与危害,减轻后期病害,充分利用品种的抗(耐)病虫的特性。70年代,用甘蓝型油菜代替白菜型油菜,基本上控制了龙头病的发生。早稻改粳稻为籼稻,有效地减轻了早稻穗颈稻瘟病的发生。80年代又推广了抗稻飞虱的水稻良种。在选用抗性品种的同时,还逐步加强了农业栽培管理,轮作换茬、培育壮秧、防止氮素肥料过量、注重作物群体与个体协调生长等,对减少病源,增强作物抗逆能力,改善环境条件起到良好作用,降低了病虫为害程度。继续发挥化学防治的作用,坚持准确测报、治早治少、对症下药原则,既防病治虫又确保人畜安全、环境净化和经济有效。在农药构成上,向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此外,加强植物检疫,防止病虫检疫对象随种子、苗木和农产品传人,有效地减轻了病虫害发生。
草害防除 合理轮作,坚持精耕细作,覆盖(盖草、盖泥)灭草是行之有效的传统除草害方法。70年代中期开始,在水稻秧田小面积施用敌稗、除草醚、绿麦隆等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1974年应用到大田生产,当年化学除草面积为8250亩。1982年,水稻化学除草面积为15.5万亩,1983年为18.75万亩,1985年为39.5万亩。“三麦”化学除草从80年代开始应用到大田生产,1980年为3500亩,1981年为1.3万亩,1982年为2.64万亩,1983年为6.53万亩。油菜化学除草,1984年小面积试验,1985年全县多点示范6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