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2 17:17:07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380
解放前,南麻农村一派箫条景象,泥泞的小道弯弯曲曲,农民的住房不是平房就是草棚,居住分散杂乱无章。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农村面貌虽有改观,但变化不大。改革开放后至1995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坦的乡村公路直通各村,崭新的楼房遍地都是,公用设施不断改善,电话、自来水通进了农家。
第一节 乡 道
乡(镇)至行政村的道路称乡道。
解放前的乡道都是泥泞小道,既狭小,又弯曲,遇到雨天,更是路滑难行。解放后,结合整田拓宽了乡道,但仍是泥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道不断改善,及致村村通了公路。
1985年4月至11月,全乡乡道全部浇筑了50公分宽的水泥路,全长22公里,投资10.12万元,乡、村各出资50%。
1989年10月,修筑了南麻第一条乡村公路,从镇区出发,经汤家村、戴家村,到西庄村止,全长5.6公里。面宽4米,碎石结构,途中公路桥3座,总投资37万元。
1992年6月,修筑第二条乡村公路,自震南公路至沈家村,全长1.45公里,面宽3米,碎石结构,投资3.5万元。
1992年8月,修筑第三条乡村公路,从镇区出发,至龙泉村、北麻村,全长2.24公里,面宽3米,碎石结构,途中有公路桥1座,投资13.4万元。
1994年12月,修筑第四条乡村公路,镇区至中旺村,全长2.2公里,面宽3米,碎石结构,投资10万元。
1995年11月,修筑第五条公路,从镇区至太平村、东庄村、下庄村,全长4.17公里,面宽4米,碎石结构,途中公路桥4座,总投资44.45万元。
至此,全镇16个村,村村通公路。
第二节 农 桥
南麻农村共有农桥64座,其中解放后重建的49座,现择较有名的农桥记述如下:
青龙桥 位于七庄、沈家两村交界,桥跨青龙港,南北走向,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系三孔石板桥,跨径23米,面宽1.8米。有桥联两首:“雁翅重排雅慕题桥胜概,鸭头新涨宜承破浪豪情。”“西接頔塘永渡人民熙攘,东通麻水长觇世界澄清”。
永记桥 又名南雄鸡港桥,位于中旺村,桥跨雄鸡港,东西走向。始建民国22年(1933),系一孔石板桥,跨径17.8米,面宽1.6米,有桥联两首:“记永笑铭年可考,桥成西熟岁常逢”。“孝水承亲志,慈航渡众生”。
宝德桥 又名北堍桥,位于龙泉村,桥跨直港,东西走向。始建于清初,重建于民国32年(1943),系一拱石板桥,跨径10米,面宽1.5米,有桥联两首:“穆水长流道通南北,龙泉匹练地接东西”。“北达麻源欣利步,西通笠泽庆安行”。
双龙桥 又名西桥,位于龙泉村,桥跨西港,东西走向,始建于清朝,重建于民国22年(1933),跨径13.7米,面宽1.8米,系三拱石板桥,有桥联两首:“势若垂虹练横蠡泽,光同浩月珠涌龙泉”。“道出頔塘无病步,源由烂水有归津”。
龙泉桥 又名东桥,位于龙泉村,始建于元末明初,重建于光绪三年(1877),一拱环形石桥,建造考究,外形美观,跨径16.5米,面宽2.4米。有桥联二首:“寺庙林立似佛地,进香拜佛胜杭州”。“西达頔塘过估客,北临麻漾泛渔舟”。再重建于1984年12月。一拱钢筋水泥平板桥,跨径21米,面宽2.2米,投资4900元。
中心桥 位于太平村,1981年始建,一拱钢筋水泥撑港桥,跨径16米,面宽2米,投资1500元。1993年10月,重建为公路桥,跨径8米,面宽4米,投资64000元。
南板桥 位于太平村,1982年重建,跨径30米,面宽1.5米,一拱水泥板桥,投资2000元。
永星桥 位于太平村,1975年重建,跨径16.9米,面宽1.8米,一拱水泥撑港桥。
平东桥 位于太平、东庄村交界,1980年9月重建,一拱水泥撑港桥,跨径16米,面宽3米,投资8000元。1993年10月,重建为公路桥,跨径8米,面宽4米,投资64000元。
西新桥 位于太平村,1975年重建,一拱水泥撑港桥,跨径12米,面宽3.2米,投资1500元。1993年10月,重建为公路桥,跨径8米,面宽4米,投资64000元。
套闸桥 位于太平村,1993年7月,重建为公路桥,跨径4米,面宽4.5米,投资5万元。
保障桥 位于龙泉村中旺村交界,桥跨保障港,南北走向,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民国38年(1949),系一拱环形石桥。1978年12月再重建,系一拱钢筋水泥撑港桥,跨径11.5米,面宽2.1米。
堰头桥 位于龙泉村,清宣统二年(1910)重建,三拱石板桥,跨径25.5米、面宽1.5米,1986年再重建,系钢筋水泥撑港桥。
保安桥 又名达双桥,位于龙泉村,始建于清初,三拱石板桥,跨径15.7米,面宽1.5米。1967年改建为一拱石板桥。1990年,重建为公路桥,跨径8米,面宽4.2米。
流芳桥 又名白士桥,位于龙泉村北麻村交界,始建于民国10年(1921),系一拱环形石桥,跨径10米,面宽2.1米。
万善桥 又名卖柴桥,位于龙泉、永安村交界,始建于元朝,系三拱石板桥,跨径13.5米,面宽1.3米。
安民桥 位于沈家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系一拱石板桥,跨径23米、面宽1.7米。
永安桥 位于沈家村,始建于清朝,系三拱石板桥,跨径23米,面宽2.2米。1983年重建,三拱砼栏杆石板桥。
南新桥 又名太湖浜桥,位于沈家村,重建于1983年7月,一拱砖型撑港桥,跨径28米,面宽2.5米。
建星桥 位于汤家村,1981年8月重建,系三拱钢筋水泥桥,跨径16.8米,面宽1.8米,投资8500元。
栅里桥 位于北麻村,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系三拱木板桥,跨径13.5米,面宽2米。1981年重建,一拱木板桥,跨径13.5米,面宽1.5米。
穆家港桥 位于北麻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一拱石板石栏杆桥,跨径10米,面宽2.5米。1975年重建,一拱石板桥,跨径10米,面宽2米。
中心桥 位于桥南村,1965年始建,三拱水泥板桥,跨径14.7米,面宽1.8米。
激扬桥 位于桥北村,1984年8月重建,三拱水泥板桥,跨径14米,面宽2.9米。
范家桥 位于永安村,1984年3月重建,一拱水泥板桥,跨径11.1米,面宽2.1米。
禾加桥 位于永安村,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系三拱石板桥,跨径18米,面宽1.7米。
织纱桥 位于永安村,始建于光绪年间,系三拱石板桥,跨径23米,面宽1.45米。1986年改建为公路桥。
通正桥 位于永安村,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系三拱石板桥,跨径13米,面宽1.3米。
众安桥 又名西相交桥,位于永安村,始建于民国31年(1942),系三拱石板桥,面宽1.5米,跨径18米。
和尚桥 又名团结桥,位于中旺村,1971年10月重建,跨径12.8米,面宽1.9米。
永安桥 又名钵头桥,位于永安村,清嘉庆二年(1797)重建,系三拱石板桥,跨径12米,面宽1.3米。
姚家桥 又名丰收桥,位于中旺村,1983年4月重建,一拱水泥板桥,跨径16.9米,面宽2.2米。
万足桥 又名卖竹桥,位于桥北、七庄村交界,始建于民国13年(1924),系三拱石板桥,跨径21米,面宽1.3米。
福善桥 又名圣塘港桥,位于七庄村,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系三拱石板桥,跨径23米,面宽1.3米。
大路桥 位于下庄村,原系一拱石板桥,1980年重建,一拱水泥撑港桥,跨径25.3米,面宽3.1米。
林头坝桥 位于下庄村,1960年重建,一拱水泥板桥,跨径35米,面宽2米。
娄里桥 位于下庄村,1958年重建,三拱木板桥,跨径16.2米,面宽2米。
戴家西桥 位于戴家村,1976年10月重建,三拱水泥桥,跨径14米,面宽1.65米。
戴家东桥 位于戴家村,1976年10月重建,三拱水泥桥,跨径14米,面宽1.65米。
徐家桥 位于戴家村,1984年6月重建,一拱水泥桥,跨径19.3米,面宽1.8米。
朱家桥 位于戴家村,1983年7月重建,三拱水泥桥,跨径23米,面宽21米。
戴家桥 位于戴家村,1970年6月重建,一拱水泥桥,跨径15.5米,面宽2.55米。
杨家桥 位于戴家村,1980年重建,一拱木板桥,跨径23米,面宽1.6米。
爱鹅桥 位于戴家村,1958年重建,一拱水泥板桥,跨径25米,面宽1.7米。
南九曲桥 又名南板桥,位于永安、平桥村交界,1970年重建,一拱石板桥,跨径15米,面宽1.3米。
万和桥 又名陈卖婆桥,位于平桥村,清嘉庆四年(1799)重建,三拱石板桥,跨径16.5米,面宽1.6米。
钵头浜桥 又名浜桥,位于东庄村,1975年重建,一拱水泥平板桥,跨径15米,面宽1.2米。
新港东桥 位于东庄村,1978年重建,一拱水泥撑港桥,跨径20米,面宽1.2米。
东桥 位于西庄村,1981年重建,三拱水泥板桥,跨径13米,面宽2米。
西庄桥 位于西庄村,1984年重建,三拱水泥板桥,跨径9.4米,面宽2米。
东阳桥 位于西庄、东庄村交界,1974年重建,一拱水泥栏杆撑港桥,跨径42米,面宽3米。
第三节 农 房
解放前后,南麻农村农民住房大部份是木砖结构平房,约10%农户住草棚,楼房极少。70年代以前,农民很少建房,建则都是平房。1982年,全乡有9户农民率先建造楼房,之后,逐年增多。1995年止,全镇农村农民建楼房累计3651户,占总户数的71.6%,楼房总平方537315平方米,每人平均36.8平方米,加上附带建筑(如灶屋、机房、猪舍等)人均可达40平方米,其中约10%的农户建了三层楼。全镇总农户5097户,人口20868人,住房总面积730380平方米,人均35平方米。而且,楼房质量越造越高,内部装饰也越来越好。
1982—1995年南麻镇农户建楼房统计表
第四节 农村公用设施
解放前,南麻农村没有什么公用设施。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公用设施才逐步延伸到农村。
一、供电
1959年,随着农村机房(即泵站)的建立,首次引来了电力,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供电量亦不断增加,70年代初,照明用电陆续进入农户,至1977年,全公社147个生产队全部通电,农村家庭普遍用上了电灯。
二、给水
80年代以前,农村生活用水,全部是河港之水。1993年10月,镇上办了自来水厂,在满足镇区用水之后,陆续向农村延伸,到1995年底,镇区周围7个村的70%的农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供水设备不断向边远农村延伸,计划在2000年前,全镇16个行政村的农户全部用上自来水。
三、电话
1958年,农村电话每个大队(村)仅1部,安装在大队办公室,一直维持了20多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住宅电话逐渐增多,到1995年止,已有784户安装了住宅电话,占总农户的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