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芦墟镇志 >> 第十三卷(文物古迹)第三章(古建筑)

第十三卷(文物古迹)第三章(古建筑)

2012/12/21 17:40:10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7527

第一节  泗洲寺

泗洲寺创建于唐景龙二年(708年)。近1300年来,该寺多次重建、扩建、修缮。不少僧俗名人在此留下历史踪迹。

南宋开禧(1205~1207年)僧人法行重建后,引来“名僧迭居”(潘耒语)。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僧清杲又修建。

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僧文玖亦募资修造。至正九年三月(1349年4月),杨维桢诸名士游分湖时,曾在“泗洲寺里看题竹”(壁画)。

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吴江东部地区的钱坟、德庆、流庆、南询、善聚、法华、圆通等七所庵庙归属泗洲寺门下。永乐元年、三年(1403年、1405年),户部尚书忠靖公夏原吉治水江南,几度暂住泗洲寺,与僧琤瑄诗词唱和。不久,琤瑄徒弟行璇发起“修翼殿,以壮雄观”。正统年间(1436~1449年),寺院遭受盗劫,损毁严重。景泰年间(1450~1456年),僧道珩又募资重建。可惜,不久主要建筑毁于天顺元年(1457年)的火灾,仅存僧人起居房舍,维持香火。弘治初年起,寺僧慧鉴和“倡首施主”屠以德、沈德中、曹廷礼等募集资材,于弘治十年(1497年)开工重建大雄宝殿,历时5年竣工。刑部主事赵宽(字栗夫)为之作《泗洲寺重建大雄宝殿记》,并刊刻碑石。天启年间(1621~1627年),增建观音殿。崇祯乙亥年(1635年),里人叶绍袁、叶绍颙和寺僧鉴远发起增建禅堂。

清朝康熙己卯(1699年),里人徐绶等人发起集资大修建:“大殿更而新之”,利用旧料“改作山门,高、广倍昔。禅堂、两廊、斋厨诸屋,次第整修。兴作于己卯之冬,落成庚辰之春。”翰林院检讨潘耒撰写《重修泗洲寺记》碑文。清咸丰(1851~1861年)末年,太平军占领芦墟时,大殿被拆,其余皆存。

民国7年(1918年)春,住持悟明与里人陆拥书、刘荣华、王国光等人发起募资重建大雄宝殿。民国9年11月30日柳亚子等人游分湖时,为前殿拍了照片。

泗洲寺位于兵字圩西南端几乎四面环水的半岛上:南即泗洲寺港,西临万户港,北面东面是弧形长浜,浜底在泗洲寺桥西北堍。寺名似乎与地形有关。也有“相传为泗洲大圣过化之地”而得名之说。寺院占地6000多平方米。清末至解放初该寺殿堂、僧舍众多。前殿,又称前山门,两侧八字照墙,淌水河桥(埠)。照墙前四棵粗壮的黄榉树,枝叶森森。寺门上方镌“唐泗洲禅寺”五个镏金大字。前殿内供奉弥陀、韦驮、四大金刚,钟架悬挂大铁钟。正殿建在高大台基上,门楣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堂供奉一大两小如来佛塑像和20尊罗汉像(比常例多2尊)。后殿即大悲殿,又名观音殿,供奉各种名号的观世音像,梁上挂着大铜钟。观音殿以东有雷祖阁、神仙堂、禅堂、斋堂、方丈间等。神仙堂供奉道教全真派五祖之一的吕洞宾及地藏菩萨等。往南,正殿东为藏经楼及正一派的俗家道士住持的茅山堂等。前殿东北属“东南房”僧人居所。再往东南即杨公祠及所谓的“先哲祠”。从杨公祠到山门须经过小石桥。桥北是停泊寺庙船只的小浜。杨公祠东南即泗洲寺桥。观音殿西侧系功德祠,供奉该寺历代住持的长生牌位。三大殿西边是“西北房”、“西南房”僧人居住区,房舍和院墙已临近万户港。

泗洲寺是芦墟—分湖地界最古最大的佛教圣地,僧侣曾多达四五十人。清代长期在此设营汛(驻军)和水栅。太平天国在此设关卡。明末以来,每逢战乱,泗洲寺往往住进军队或外来人群。

泗洲寺占地0.9公顷。1950年以来,该寺一直为粮管所使用。60年代拆掉大殿。1982年时尚有建筑970平方米,至90年代初东部僧房亦拆除,原先殿堂仅剩四处建筑:前殿(13.6×8.7米)和后殿(14.9×11.9米)均为五开间歇山顶式,四角飞檐,尚见原先的轮廓,而墙体改为库房墙;藏经楼三间,面东,上层门窗不全,相当破落;1997年时神仙堂仅剩破漏屋顶和北墙、西墙,1998年神仙堂亦拆除,原地建四层水泥新楼。西部僧房已改建,格局尚在。

观音殿东北的千年古银杏,年年开花结果,1969年夏天被砍伐。因其曾被南京测绘部门列为测绘标志,砍伐时曾有波折。

1986年11月,吴江县人民政府将泗洲寺列为文物保护控制单位,芦墟镇政府挂牌告示。

 

第二节  杨公祠

明末抗清义士杨廷枢壮烈就义后,其门人(学生)迮绍原、陆山斗和义士陈譔等人出面赎其头颅,殓尸安葬;并设木主灵位于泗洲寺内。孝廉周邦翰为之作记。乡绅和民众对杨廷枢私谥为“忠文先生”。

清乾隆九年(1744年)吴江知县丁元正、芦墟士绅沈芳、分湖巡检史迁义等人议定:将泗洲寺东的社仓移建至镇中,在社仓旧址营建杨廷枢专祠。乾隆十年专祠建成,前后各五间,供奉杨廷枢灵位于后进堂上。前进大门上方题“杨先生祠”。其旁边房舍辟为义学。知县丁元正作《新建杨先生祠堂记》。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朝官方为显示“崇尚宽大、褒录忠节”,正式对杨廷枢赐谥“忠节”。该祠改名“杨忠节公祠”。民间简称“杨公祠”。

嘉庆、道光年间(1820年前后),祠堂倾圮。乡绅陈希恕、诗人郭麐等士人曾议论重建,未成。木主重设于泗洲寺偏殿内。

光绪元年(1875年)知县金福曾离任前夕,捐出俸薪,命陆廷阶经办,募资重建杨公祠。新祠仍坐北面南,前三间是迎客厅,通进较浅;后三间较深,檐高亮堂,供奉杨廷枢神位,前述迮、陆、陈三人的木主亦附在内。正厅北墙上嵌砌碑石,碑文系金福曾撰写的《重建杨忠节公祠记》。

民国12年(1923年)春,芦墟豪绅陆荣光(映澄)在杨公祠后进东侧借山墙建屋三间,说是将南栅的“分湖先哲祠”迁移在此,改名“先哲祠”;无大门,从杨公祠进出。从而引发了“先哲祠”风波。(参看第四节中“切问书院和分湖先哲祠”一段)

解放后,杨公祠由粮管所占用,70~80年代是“饲料部”。

1986年7月,吴江县人民政府公布杨公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9月5日,芦墟镇政府向县政府申请,因“重建芦墟大桥,需拆除杨公祠”。县政府批准移址重建。拆下的砖石木料暂存分湖公园。

1993年8月20日,吴江市政府231号文件,批准芦墟镇政府(93)47号呈文《关于重建芦墟杨公祠的请示》,同意“将杨公祠移建于芦墟镇草里村,具体地点由你镇与市文化局商定,并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施工”。现正在筹建中。

现将杨公祠两篇碑文抄录如下:

新建杨先生祠堂记丁元正

杨维斗先生讳廷枢,明崇祯庚午解元。明既亡,死节于芦墟之泗洲寺桥;盖顺治丙戌年日也。[按:丁误,应是丁亥年(1647年)五月二日]余令吴江之明年,至其地,父老咸指以相告。具言:先生之被执也,四野震骇,环观如堵。时巡抚土公国宝重先生之名,欲必降之。而先生不屈。乃曳之桥上,将就刑,复召至前,好语之。如是者三。卒甘心授首于桥之东堍[按:叶绍袁记为桥南],良久不仆,声若从项出。其言与今《明史》所载颇合。嗟乎!先生之死且百年,而斯土之人啧啧传,犹凛若目前事。盖其风节之足以廉顽立懦也。信矣!我国家崇尚宽大,褒录忠节,光昭史册,罔有忌讳。而吏斯土者,不能即其地而表彰之,岂所以风厉方来之意乎?土人旧置先生主于寺庑。余拜谒之余,惧不足以妥英灵、肃瞻望。乃与其乡绅士沈芳等谋为之祠。寺之左向为社仓,前后各五楹。拟移于镇中,而撤其旧,新之。奉先生主于堂。复辟其旁舍为子弟课诵之所。颜“杨先生祠”。上申其议于各宪,皆以为善。方鸠工,而余不获蒇其事。代余者为熊君晋与分湖巡司史君迁义,醵金修建,如前所议。自今以往登斯堂者,仰承先生之俎豆,回以想见其读书明理、志贞行洁之由来,其所以勖成人而造小子者,胥于是乎赖焉。又不特重先生之立节于此而志之、而不忘已也!余自愧莅官日浅,无以嘉惠邑人,而乐观斯祠之有成,爰叙其本末而为之记。

注:丁元正,字一峰,湖南衡阳人。乾隆八年(1743年)由选贡任吴江知县,以维厉风俗、修举废坠为己任。十年(1745年)春,江西南昌人士熊晋接任知县。由此推断,此碑文当写于1745年春。

署知县秀水金福曾重建杨忠节公祠记

圣清顺治四年五月二日,明解元吴门杨忠节公殉节于吴江之芦墟镇泗洲寺桥上。呜呼!如公乃可谓之不负科名者矣!公既授命,土人祀之寺庑。乾隆丁丑[按:误,应是乙丑,1745年]丁君元正宰吴江,就寺左改建专祠;并辟其傍舍为义塾。久之祠圮。嘉庆时,乡之士议新之,不果。福曾承乏来此,感国家表忠至意,不可使公祠独委于草莽。将去,出俸钱嘱役于畹九陆君廷阶,使卒成之。既成,计所以守祠供洒扫,惟修复义学为宜,是不能无望于后来者焉。公讳廷枢,字维斗,私谥“忠文”。乾隆四十一年赐今谥。《明史》有传。公门人迮绍原、陆山斗及义士陈譔三人力于公死事,今附之。而缀以迎送神之辞,俾工歌之庸,馨祀事。其辞曰:

鬓发兮髟髟,项有声兮悲风刁刁,灵之来兮籋云轺。一指啮兮血雨飞,字在血兮血在衣,死为鬼雄兮将安归?分湖兮一水寒,有桥兮湖之干。灵惝恍兮去复来,苾万祀兮盟忠肝。

金福曾于同治十三年十月至光绪元年五月(1874年11月~1875年6月)任吴江知县,此文写于其卸任时,碑刻砌置在杨公祠厅堂后墙上。

 

第三节  庵庙

一、小基庵和太平庵

小基庵和太平庵都在北芦墟。小基庵在该村中段里东北隅。村民简称其东庵。南、东、北三面临河,东侧的石驳岸遗址仍在。原建筑在民国初年改为民居。后进毁于日军“大扫荡”,前屋小五开间,居中三间称“圆堂”;前院两厢有横屋。小基庵始建于宋元间。元杨维桢有《游小基庵题壁诗》传世:“东吴大姓称顾陆,南渡衣冠泽未涯。翠岩亭前问棠树,小基庵上看荆花。泗洲台殿带乔木,圣窦清泠明白沙。惆怅南山寒麦饭,墓田今属梵王家。"太平庵在北芦墟市河西、嘉泰桥西南。据《分湖志》记载,“元时顾氏所建”。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部分房舍用作乡约所,即乡村办事公所。清康熙年间该庵曾大修建。主要殿堂座北朝南,五开间,前后两进,西侧有东向僧尼用房五间,山门向东临河,南面是唐家浜。前院有一棵古紫薇树,花多叶少,暮春至秋长满淡紫色小花,树皮光滑致密,人称“无皮树”。中院有一株雄性古银杏,树干胸围4米多,枝杈匀称,树冠圆浑,高达20多米。与泗洲寺雌性古银杏同植武陵溪畔,南北相望。

1952年夏秋,太平庵前殿和西侧僧舍改作新设立的公立北湾村小学校舍(北芦墟、江家湾合称北湾村)。1958年9月古银杏被砍,明代铜钟被盗。1959年9月学校高年级搬出太平庵,1963年该庵被改建为第14生产队社场、仓库,直至今日。

二、水村隐居和陶冶禅院

分湖东岸的湖湾、今公园一带,古时就临近居民区;离岸不远有二三小洲,俗称独脚圩,如“点将台”之类。古人视此处湖滩为风水宝地,在此留下丰厚的历史积淀。据《湖隐外史》记载,唐宋时“泗洲有东寺、西寺。西寺基今皆民居也。人称西寺湾”。即今芦墟人讲的“分湖滩”。

元延祐三年(1316年),来秀里翰林典籍陆行直(季道)“筑别业于分湖东”,“架屋池上,为游观之所”,名“依绿轩”。不久,因避战乱而南迁、客居陆家近十年的通州文人钱重鼎,在“依绿轩”东侧结茅屋数间,“聚书其中以自悦”。当时的书画大家赵孟頫(子昂)为之作《水村图》,并题诗。于是钱、陆将此“湖东别业”称为“水村隐居”,“一时名士如杨廉夫(维桢)、倪元镇(瓒)皆与之游,常泛轻舟,携笔、床、茶具,往来烟波间”,就《水村图》“题咏至数十篇”。

到明代中后期,分湖滩的“水村隐居”早已荡然无存。然而,“壬申(1632年)秋,大旱,湖水涸去。自岸而外数丈,有若卷若立,突兀矗起,则皆太湖栏砌石也”。直到民国,甚至60年代,尚能看到浅水区的残存石块和砖瓦碎片,巨大的“石牯牛”即是其中之一。故外围水域称“石底荡”。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里人陈蓼在分湖滩建立“陶冶禅院”。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僧人焕章修建“大悲殿”。嘉庆庚申年(1800年)僧人启周募金修缮。道光辛丑年(1841年)从黎里来的僧人昌龄居住此院,又募资大修,从壬寅春开始,至癸卯冬(1842~1843年)竣工。此后,“陶冶禅院”因供奉天官、地官、水官神像,所以俗称“三官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乡绅在此创办陶冶学堂。民国4年(1915年)8月,陶冶学堂改制为县立第六高等小学校。几经修建,校舍颇具规模。临湖的“钓月舫”风景照传世至今。民国26年(1937年)11月,抗战兴起,分湖滩校舍被毁,陶冶禅院的遗迹消失殆尽。解放后,在此筑烈士墓,设简易游泳场;1983年始建分湖公园。(详见《文化卷》)

三、新老城隍庙和城隍庙戏楼

城隍庙原名昭侯祠。唐太宗十四子曹王李明曾任苏州刺史,有惠政。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为其立祠于松陵北。北宋年间,民间将其传为城隍庙。芦墟的城隍庙初建无考,始见于明《吴江志》(1488年)。先前建于槐字圩西南角、今向阳桥东北堍,即俗称老城隍庙。解放初仍在。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里人在非角圩东岳庙(已毁)左侧建造新城隍庙(今煤球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里人张敬天在庙旁“小筑园亭,杂植花木,以备游观”。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春,吴慕东和庙祝张象明发起万人募捐,吴毓芳、施光裕、顾绍雍、沈鉴等人主持重建。规模比以前“更加宏敞,又于神寝殿堂之前添设戏台”,落成于道光二年(1822年)。里人陈日照作记,并“勒碑于壁”。清咸丰十年秋至同治二年春(1860~1863年),太平军占领芦墟时,在新城隍庙设立乡官局和保卫局。

民国26年(1937年)11月11日,日军侵入芦墟,纵火烧毁新城隍庙和切问书院等,仅存独立于西南空地上的戏楼。

城隍庙戏楼为五开间山门殿,占地约130平方米。山门前是现已填塞的岳家浜。屋面为重檐顶。半高戏台居中向北伸出。戏台屋顶为歇山顶,挑檐翘脊的轮廓依稀。整幢建筑的外形尚好,内部破损严重:柱子在,台板无,桁梁少,藻井已拆,仅见内层穹形屋顶,两旁鼓台尚见框架。屋内是煤球厂的煤仓库,脏乱不堪。戏台口向北,往北及东西两旁是观众看戏的场地。

1986年11月~1987年3月,镇、县相继公布城隍庙戏楼是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四、遇仙庵

东古村西、渭字圩上的遇仙庵,始建年代较早,原名失传。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开始,该庵改为约正、里长等乡村小吏办事的“乡约所”。

清顺治(1644~1661年)中期该庵倾圮。康熙(1662~1722年)前期,道士龚志音(又名子音)募资重建。龚是东朱家港人,年轻时以船谋生。据说在武林(杭州)天竺山下遇到一位长者。长者劝龚“当虔修数十年”。龚志音“自后出家,屏绝尘缘,焚香梵诵”,“虔心募化,创成一庵。凡殿堂、门庑、庖湢、斋房,备具规模。名曰遇仙庵”。乾隆六年(1741年)该庵修缮过。

从民国时期的30年代中开始,该庵已无僧尼,由芦墟镇公所管理,易名遇仙殡舍,停放待葬棺木,直至50年代。

该庵坐北朝南,前后近水。前有围墙山门,两边是厢房,中间甬道较长。东厢有两间楼房。主体是五开间大殿。庵西北30米处有一倒塌的石桥,俗名“逢仙桥”,本名“遇仙桥”。

人民公社化后,1958年冬至翌年春,红胜大队(现名芦北村)将无主棺木归葬庵后荒地,对该庵房屋维修或稍作改建,用于办公;大殿改称“大会堂”。此名沿用至今。1972年“大会堂”重建,进深增大,东首加建一间,最西一间建有小舞台。1991年7月,芦北村委会搬迁新址,该处房舍归芦北小学。两边厢房拆掉成操场。大殿改建成的“大会堂”仍在,已成危房;至1999年6月拆掉,留下明代础石数块。

五、报恩庵

伟明村华中与小港里之间的大桥港桥西北堍,现在是伟明学校,旧时为报恩庵所在。该庵遗物尚有两块石碑。报恩庵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系王道士募资建造。当年凿碑数方,今仅见第一块,系碑题,为双线勾勒的四个篆体大字“报恩庵记”,左侧竖行小字“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吉日顾囗书(□为原文空白处)。”1985年1月在伟明1队水沟上发现。因多年踩踏磨损,碑面光滑,字迹模糊难辨,此青石碑大小为172×75×20厘米。1997年10月查看时已碎成三块。

1985年1月在伟明大隶圩溇源头发现另一块青黑色石碑,今仍在,碑石完好,大小为135×65×20厘米。碑文较完整,仅少数字迹缺损难辨。碑题《重建报恩庵记》,正文开头:“庵由来旧(久)矣!前创自嘉靖之丙寅(1566年)。今重建康熙之丙寅(1686年)。两周甲子,适百二十年数,果默定哉!地当吴根越角,重湖浩渺,墟落星散……”据碑文记述,重建之举由小港里士绅孙乡饮发起,“与里中诸父老共之”。该庵占地两亩多,其中房舍占地四分。重建后,孙炌(孙乡饮孙子)和从弟孙焕及华冢(中)小港富户陆秀甫、杨云翔各捐田若干,连同庵庙住持雷尘师自买田,尽为该庵产业,以供日常之需。碑文落款为“康熙四十七年、岁在戊子(1708年)十月,南村孙炌记,柳州孙之湘勒石”,并有“孙炌之印”、“立夫”两方篆刻。(孙炌生平可参见《人物卷》。“乡饮”为古时对里正、长老的尊称,并非人名。)

民国36年(1947年)2月调查时,该庵有大小房舍8间,尼姑9人,住持人名全太。解放后该庵改作学校。

六、文昌阁

市镇东南角,吴江水泥厂东南水域,是四条河流的交汇处:东西向的泾字港、东栅港和南北向的府字塘、槐字港。在这水流湍急的十字港里,有一水渚,俗称“风水墩”。小渚距东北河岸较近。以前水渚上有一小间建筑,名文昌阁,供奉“文曲星”。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镇人陆氏、郁氏重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当地县学生员夏焕、许昭、黄冈等人重修,举人沈曰富就此事写了一篇“记”。

文昌阁直到“文化大革命”初期还在。1967年夏天被拆除,连同驳岸石块也一起运走。

七、庄稼圩庙

庄稼圩庙坐落在草里村南室圩东南角,雄踞中三白荡西岸,水路、陆路交通较为便利。清末的《垂虹识小录》有记载:“乡里奸巫往往托为妖言以惑众,有庄稼圩神者,在三白荡滨之庄稼圩村。濒水立庙,奉像其中,神不知为谁何。而远近争传其异……香火胜帛之盛无日……庙祝皆村中人轮流为之,为其获利厚也。”该书说它是“淫祀”。据查,直至解放初年,庄稼圩庙的匾额仍在,仅“庄稼圩”三字,未称“祠”、未称“庙”;三开间歇山顶式建筑。50年代后期渐毁。现在的屋宇是草里村民90年代初重建的。供奉什么神像?附近村民大多说“庄稼圩大老爷”;个别人说是刘王庙,供奉的是“刘猛将军”。刘猛将军的来历有几种说法。明正德(1506~1521年)的王鏊《姑苏志》说是“宋名将刘武穆錡之弟”刘锐,是刘錡军队的先锋。刘氏兄弟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驻军平江(苏州)周围。《湖隐外史》也说“俗传猛将宋刘琦(錡)弟名锐,有碑可考云”。《怡庵杂录》则认为是刘錡本人。

清光绪的《畿辅通志》记述为刘承忠,“广东吴川人,元末官指挥,有猛将之号”。几种说法的共同点是:时值江淮间多蝗虫旱灾,刘某带兵灭蝗抗灾,劳苦功高;百姓感谢他,建造祠堂祭祀之。

后来,民间将其人其事神化了:刘猛将军演变为神名,纪念祠堂成了烧香祈祷的“神庙”。刘王庙不属佛教不属道教,但在江南相当普遍。清末、民国时期,每年农历年初五的庄稼圩庙会——人称“猛将会”,声势浩大,会间还有摇快船比赛,场面热烈,从而使庄稼圩的名声远播苏浙邻县。(庙会盛况参见《社会卷》)

 

第四节  宅院跨楼街

一、赵田袁氏古居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袁黄(了凡)任兵部职方主事,随提督李如松援助朝鲜,迎击倭寇有功。后与主帅不和,罢归乡里。在赵田方城圩(今北赵田港北)筑新居,建“万卷楼”,收藏古籍珍本,闭门著书。其新居诗云:“晓服松间露,晚餐云外霞。道情随薜荔,秋色冷蒹葭。趺坐容吾老,焚香日影斜。如何忘旧隐,落尽故园花。”不久,又在“所居东北隅隙地,建磐石庵,为退老游息之所。”袁黄子袁俨(若思),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授广东高要县知县。天启年间,袁氏“万卷楼”等建筑毁于大火。袁俨积资修复宅第,重建藏书楼。

清顺治二年(1645年),袁世履因抗清遭兵灾,族人被杀,宅地损毁,仅磐石庵未破坏(详见《军事卷》“赵田兵灾”)。清乾隆年间,袁黄六世孙袁琏(惕三),发奋图强,经商致富,重建、修缮赵田故宅,修葺祖茔。还在分湖东岸(即今南北袁家浜)买田种树造房子,让族中子弟边农耕边读书。袁黄九世孙袁嵩龄(松巢)为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进士,后授官翰林院庶吉士、外任知县等职。同治后期(约1870年前后),袁嵩龄和族人再次重修祖宅,建造赵田宗祠。祠堂内墙上,镶嵌着20多方袁氏的新旧碑刻,记述赵田袁氏十余代人的业绩。

赵田袁宅在抗战时遭日军焚烧。但直到60年代还能看到它当年深宅大院的轮廓。现在部分石驳岸仍在(主要依据1985年1月所录的碑文和《分湖小识》)。

二、洪都督宅

武进士洪祖烈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官至后军都督府都督。后在老家营造第宅。宅址在登云桥西。今水泥制品厂大门向西到荷花池,古时有一条小河。都督第宅大厅等主要建筑在小河南。30年代末尚能看到洪宅的遗迹。乱砖碎瓦中有覆盆状础石,直径40多厘米,质地为青石。其下是约80厘米见方的顶柱石。厅堂以南,近南栅港,埋着两竖固定旗杆用的抱杆石,高出地面约1米,上部有孔。小河以北是内宅所在。荷花池西南为护院兵营。旁有土墩,为瞭望台遗址。据说南栅港南岸的露字圩曾是士兵的菜园,由此得名“地园上”。小河的东口(今厂门口)古时有吊桥。后来逐渐淤塞。70年代初水泥制品厂曾利用尚未填平的小河西段建造防空洞。

洪都督宅建于明崇祯年间。仅百年光景,就“为他姓所居”;200余年后的清道光末年(约1850年前后),房舍仍属完好,《分湖小识》有记载。洪宅房屋陆续毁于清末至民国初年以及日军战火。稍北的陈家备弄口数十年来有一对青石狮子,因其破损,人称“跌倒狮子”。1985年春文物普查时查明,原系明都督洪祖烈宅前石狮。“文化大革命”中被沉入河中,1982年捞起立于当时的镇政府门口。现存放在老干部活动室门口东北。民国初年,芦墟地方人士为纪念抗清殉难的洪祖烈,将洪宅故址所在的那段街路命名为“洪督路”。钉在檀家桥西头的搪瓷路牌,直到1966年夏天破“四旧”时才取下。

三、竖头斋匾

陆燿(1723~1785年)为官勤政清廉,又曾随乾隆帝南巡,深得皇帝信任。乾隆曾手书满、汉文的“龙章宠锡”四字赐给他(有人认为乾隆赐书的应不是“龙章宠锡”这四个字)。陆燿将御笔制成蓝底金字匾。匾额正中自上而下“龙章宠锡”四个汉字,右上竖行为满文。匾框四周为翔龙卷云浮雕。后人在御匾两侧镌刻着对仗工整的楹联:修身治国无双士,教子传家第一人。

陆家将竖匾置于芦墟镇东北街宅院的仪门上方,门厅坐东朝西,面向大街,路人抬头就见。久之,人们就称陆氏住宅为“竖头斋匾”。

《分湖小识》没有陆燿故居的记载。近世看到的陆氏家族住宅都是清季其后代持续营建的。解放前后的概貌是:临市河有“淌水河桥(埠)”和水阁,骑街楼上滩就是门厅,进入院内,北边是佛堂,正厅“德光堂”,东南方有书房和大片内宅,再往南是花园,东端临后河,有更楼等。

这方特殊的“竖头斋匾”直到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初起,破“四旧”时被砸毁。现在则成了东北街21号与22号之间的弄堂名。其南为“陆家弄”,其北是“南陆家弄”,再往北是“北陆家弄”。

切问书院和分湖先哲祠

“切问斋”是陆燿书斋名,取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之句。他曾收集当朝经世之作,辑成《切问斋文钞》。陆燿的道德文章在当地有巨大的声望。光绪元年(1875年),知县金福曾和士人凌淦发起,利用南栅非角圩城隍庙东侧旧房舍,整修改建成书院,以供本地学子研习学问。门楣上题名“切问书院”,堂上供奉陆中丞(燿)神位,以此激励一方文人学士。书院环境幽静,东南是岳家滨,前面小桥(通源桥)流水,后有苍松长青。金福曾为之作《切问书院记》。

民国6年(1917年)6月20日,杨廷枢殉难270周年忌辰。在杨公祠公祭后,柳亚子与芦墟士人陆欧安、沈昌眉等提议:将荒废的“切问书院”改建成“分湖先哲祠”,祀奉分湖周围的八位先哲。他们是:来秀里南宋儒学提举陆大猷,元朝翰林典籍陆行直,赵田明代尚宝司少卿袁黄,叶家埭明末工部主事叶绍袁,南栅明末后军都督洪祖烈,芦墟布衣抗清壮士李枝芳,东古清朝湖南巡抚陆燿,“通俊奇士”平民诗人郭麐(八先哲事迹详见《人物卷》)。

年底,“分湖先哲祠”落成,地方当局芦墟乡办事处组织了首次祀典。柳亚子和吴江县知事李世由亦到场致祭。

民国12年(1923年)春,芦墟富豪陆荣光(映澄)在泗洲寺,傍靠杨公祠东墙建新祠。该祠无大门,须从杨公祠出入,石额上仅“先哲祠”三字,落款“后学陆荣光捐建”,年月为“民国丁巳清和”。规制不伦不类,当地舆论哗然。柳亚子、陈去病、沈昌眉等人严正要求陆氏改正。陆氏长子在报纸上攻击柳亚子,其三子向北洋军阀政府诬告柳亚子为“过激党”。

陆氏的行径招致地方人士的公愤。不久,乡办事处奉县令,将八位先哲神主迎归切问书院故址的分湖先哲祠。9月20日,吴江县知事刘式譔和芦、莘、库、周人士前往致祭。

分湖先哲祠楹联收录在此:

是分湖灵秀所钟,气节文章模型百世;就书院弦歌之地,馨香俎豆崇奉千秋。横额:明德馨香。

民国26年(1937年)11月11日夜,南栅分湖先哲祠和城隍庙被日军焚毁。

1990年9月,泗洲寺的杨公祠和废“先哲祠”一起拆掉,砖瓦木料堆放在分湖公园旧仓库里。刻着“先哲祠”三字的石额也在。

两处清代厅堂

黄家厅  在芦墟镇东北街7号。文物普查时认为“似清嘉庆、道光年间建”。清末和民国时期为富商士绅聚谈、消遣之所。解放后曾改为印刷厂、书场、卫生所等,现为家具商店库房。本是黄宅第二进,坐东向西,面阔三间,宽10.2米,进深8.0米。梁架结构较好,门窗不存,柱上见斗,花岗石础,月梁上有卷云浮雕,无瓜柱。

曹家厅  在黄家厅稍北,为东北街16号。文物普查时认为“似道光、咸丰年间所建",在80年代前后是棉布第二门市部仓库,现为群力商店仓库。该厅原本也是第二进,坐东面西,三开间,进深8.6米。十年前尚有封火墙、前后轩,现在因改建不存。大梁两端雕刻花卉、祥云、仙鹤、暗龙等,无瓜柱。

六、跨街楼

跨街楼又名骑街楼,起源于何时已难考查。清中叶至民国时期,芦墟老街的商家民宅几乎全部朝向市河建造,大门临街,街面到河边的驳岸上亦建造楼房,且上层与正屋相连。这样3公尺左右宽的街路上方是民宅的二楼。跨街楼由此得名。如今保存完好的有:东南街沈氏跨街楼和人民桥西南的许氏跨街楼(详见下文)。这是典型结构。有的跨街楼与此有所不同;驳岸上方有楼房,底层只有廊柱而无墙壁。这种式样的大多建于街面狭窄的地段。如西中街胜利桥(小桥)向西至“西栅老医院”那段跨街楼即是,还有南袁家浜口北岸到石牌里那段。当然也有个别商号为使自己店面前宽阔一点而只建上层的。上述两种式样相间混合的路段较多。现存的有:东南街铜匠湾向南到檀家桥东北一段,西南街轿子湾、南洋旅社(老地名)到檀家桥西南堍那段,还有西北街观音桥往北一段等。另有一种“廊棚屋”:正屋到河边不建楼房,仅搭建由柱子、屋顶构成的“廊棚屋”。如西北街牙病防治所以南那处即是。其功能与跨街楼一样:遮阳、避雨、挡风,以适应当时商业的需要。

一条南北市河,两岸东西长街,从东栅两岸到西栅北街,从东北栅经朝北滩转弯到西北栅整个“大”字形的芦墟老街,以前几乎全是跨街楼、廊棚屋和水阁,配上八字形或淌水河桥(埠);市河里,清水驳岸,道道古桥,构成了芦墟古镇的水乡建筑特色。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放火烧掉大片民房,特别是西中街,损失惨重。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芦墟仍有较多的骑街楼。后来由于市镇建设的发展而拆掉甚多。下面记述两处完好的跨街楼。

许氏跨街楼  许宅由许晓山的父辈从清末开始建造,民国初年(约1915年)完工。该宅解放后曾设立手工业俱乐部、西南街居委会等。现第三进仍属街道名下,第一进店面房有一家食品厂,大部分房屋为居民住所。

许宅坐落于芦墟东西市河、南北市河交汇处的西南隅,坐西朝东,临河是芦墟镇上唯一的“淌水河桥(埠)”,石驳岸上亦有临河建筑。跨街楼大体完好。正屋为四进五开间,连同后埭附属房舍,大小近百间。其第二进与众不同:不是楼房,而是超高的单层建筑,因而厅堂显得高爽、明亮。天井门楼雕刻损毁殆尽。许宅南侧封火墙完整,北侧封火墙有缺损,北侧备弄原名西裕弄,现名西安弄。

许氏跨街楼是县、镇文物保护控制单位。

沈氏跨街楼  沈宅系沈咏霓(1884~1932年)、沈咏裳(1885~1951年)兄弟于民国12年(1923年)建造。解放后住进机关和居民。早期的人民银行、税务所、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长期设立在内。故该宅俗称“老银行里”。现在有多家居民。

沈宅坐落在老街闹市,今东南街54号,大门朝西,八字河埠,跨街楼大体完好。除跨街楼和临河建筑外,正屋为四进五开间。一、二进之间的砖雕门楼尚好,但浮雕被毁;题额“棣萼联辉”,以示沈氏兄弟十七八岁同科考中秀才,时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原本南侧有备弄,后被邻宅改建掉。

该跨街楼连同右边汪家弄北面那段,长约60米,是芦墟现存最为完好的,老式排门板的下脚石槽等仍保持原貌。

沈氏跨街楼是(县)市、镇文物保护单位。

七、米业公所

清朝同治年间,芦墟镇大米贸易日益兴盛。为掌握行情,操纵当地米价,米商聚会频繁。于是陆厚斋等人发起设立聚会场所,“乃于光绪初(1875年)偕同志就(南栅)城隍庙东隅筑屋三楹,于此集议,名之曰嘉穗堂”。20多年后,陆厚斋之子陆映澄与黄酉卿发起,在此成立米业公所,并订立行业规章。光绪末年,米商们在西北栅购屋一所,重加修葺。该屋宇坐西朝东,正屋前后两进。前三间为接待宾客之所,仍名“嘉穗堂”,后三间为同业集议之所,名“维宝堂”。宣统年间,又在后面扩建围墙、建宴会厅,院内种花草。其规模和气派在芦墟镇同业公会中首屈一指,在县内亦属上乘。30年代前期,又重建临街的前埭,五开间,石库门,修筑淌水河桥(埠)、石驳岸。

抗日战争时期,米业公所被汪伪保安队(和平军)占据;抗战胜利后至解放时,国民党的自卫队亦占用一部分,房舍和设施损毁严重。民国36年(1947年)夏秋,修缮后在此开办私立分湖中学。50~60年代,前埭门厅是芦墟中学(前称分湖中学)老校门,二进嘉穗堂为会议室、阅览室,后面的大厅维宝堂该成学校礼堂。该幢建筑到1971年初拆掉,在原地建造大会堂兼学生餐厅。第一进在1977年拆掉重建为新校门,80年代后期用作校办厂。第二进1981年拆掉改建为教工宿舍。

米业公所遗物现在仅见两方石碑。因被遗弃在地上,一块已断裂。经拼接后,字迹尚能辨认。《芦墟镇米业公所记》碑文如下。

芦墟镇米业公所记

在朋友之列,其休戚最相关者,莫如同业。同业而设有公所,则朝夕晤聚、气谊自亲。凡所以谋夫公益者,必无不至。芦墟镇米业近年增盛。其中领袖陆厚斋先生常谓:团结商情,必先公订规章;欲公订规章,必先设立公所。乃于光绪初偕同志就城隍庙东隅筑屋三楹,于此集议,名之曰“嘉穗堂”。越廿余年,哲嗣映澄复偕黄君酉卿,立米业公所于其中,讲求整顿之法,祛除涣散之弊。同业佥韪之。乃醵金购置镇之东杜圩民屋一所,重加修葺。前三楹为接待宾客之所,仍以“嘉穗堂”名之,承先志也;后三楹为同业聚议之所,额曰“维宝堂”,取“稼穑维宝”之义。近复于堂后拓地数十弓,蔽以周垣;中建厅事,以备宴饮;旁植花木蔬果,以资游憩。于是规模大备矣!窃谓便商即以便农。凡一切有益于农之事、而村氓力所不逮者,皆可由公所代谋之;并即设农校同参新识:将农利而商更盛焉。曷禁?拭目俟之。壬子冬至吴郡王亦曾记。甲寅闰月吴江陆恢书。

“同行公议”控制当地大米收购、销售价格,牟取高额利润,与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冲突,遭致部分田主、市民甚至当局的非议。为此,碑文末段要申辩一番。“壬子冬至”为民国元年(1912年)12月22日。当时宣统年号已废止,当然不能写;该用民国纪年,但未用;而署了“中立”的天干地支纪年。疑是作者有意为之。“甲寅闰月”为民国3年农历闰五月。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