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黎里镇志 >> 卷十二(社 会)第一章(风俗民情)

卷十二(社 会)第一章(风俗民情)

2012/12/21 16:41:05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6447

黎里是个典型的江南古镇,民风、民俗与江南各地颇多相似,但也有本地独有的特点。这些风俗习惯大多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衷心祈求。其中,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也掺杂着不少封建迷信色彩。解放后,政府尊重宗教信仰,尊重民意,除极少数危害性特别严重的迷信活动之外,四时习俗仍按照当地习惯由群众自由举行。

 

第一节 岁时习俗

 

一、四时习俗

正月初一:清晨要放三个爆仗(谐音宝财),意为开门有喜,祝愿新的一年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早点要吃糯米粉白糖“灯圆”,喻合家团团圆圆(现改吃大馒头)。这天,不应做客;遇见亲友熟人,相互拱手作揖,口称恭喜发财。

正月初二:夫妻携子女到长辈家拜年。

正月初三:夫妻携子女到哥、弟、姑、姨等平辈家做客。

正月初四夜:“出财神会”,接“路头财神”。

正月半:为元宵节,家家户户吃糯米圆子,上祭品。市街上出灯会。夜间银月高挂,彩灯竞放,群众观赏“走马灯”。乡间则敲锣打鼓,在社场“放田财”,还跑到田埂边“烧田财”,以兆农事兴旺,稻谷丰登。

新春时节,旧时更夫特别卖力:每晚可闻“笃笃嘡嘡”的报更声;又呼:“前门关关,后门撑撑,大人小孩,火烛小心!”防盗防火,引人警惕。

二月初二:吃撑腰糕。习俗认为吃了撑腰糕,能腰板硬朗,筋骨爽健。

二月十二:百花生日。此日,妇女用五色丝带或染色棉花系于花枝,以志庆贺,名谓“赏红”;或摘花插于发髻。这天出生的姑娘,名“杏仙”者较多。

二月十八:老和尚生日,相传南海观音与老和尚斗法。这天,老和尚要过江,此日风必大,是观音兴风,意欲将老和尚的帽子吹落江心。

二月十九:观音生日。老和尚为报复,是日雨必相当大,其所以作雨,意欲将观音的绣鞋落湿。故老人告诫,这两天不要出远门,尤其不要坐船行水路。

三月初三:谚云:“三月三,野菜(即荠菜)开花结牡丹。”意即乘早多挖些野菜吃,否则野菜便将开花萎谢了;同时,意味着牡丹花即将盛开,鸟语花香的春天来临了。

清明日:居民踏青扫墓祭祖,新坟还要哭吊培土。镇西南玛瑙庵,曾是游人踏青小憩之处。清明前后要“过节”(即祭祀祖先),农家吃“花草”(即紫云英),妇女摘柳尖插于发鬓。

立夏日:吃鲜蚕豆、甜酒酿,名曰“尝新”。此日大人、小孩都要秤重,以检肥瘦。

五月初五:端五节,又称端午、端阳。家家门上挂蒲剑、艾条、焚苍术白芷辟邪驱魔,熏杀蚊、蝇。帐内悬挂一串樟瑙丸的“小粽子”,小孩额头用雄黄写个“王”字。中午饮雄黄酒,以为驱邪。晚食端午粽,缅怀屈原。

五月十三:关王生日,关王,即关羽,人称关王爷。农村在这一天,右手拿一箭一弓,背搭弓袋;左手拎一只白雄鸡,跪在关王前当场斩杀,以示虔敬之意。

六月初六:谚云:“六月六,猫狗水中浴。”称是日为猫狗生日,隐喻天气炎热,猫狗也得清洗皮毛。黎里人忌讳这天出生的人。这一天,家家吃馄饨或面。

七月初七:七夕“乞巧”。姑娘们聚在庭院绣花比巧;也有遥望牛郎、织女两星,焚香默祷,倾诉儿女衷肠,默求织女赐给智巧。

七月卅:地藏王菩萨生日。晚间,家家门前和庭院中,都要烧地藏香。镇东中立阁附近,原有一座规模颇大的地藏殿,今毁。现为沪江日化厂厂址。

八月初八:谚云:“八月八,买只菱来剥一剥。”此时,鲜菱上市,嫩藕应时,夜饭过后,合家在庭院中剥菱吃藕尝鲜。

八月十四:土地生日,出会。

八月十五:城隍生日,夜间要出“城隍会”。八月半又谓中秋节,家家赏月,吃月饼以及菱、藕、南瓜等应时佳品,晚上要饮“团圆酒”。

八月十六:“夫人会”(“夫人”指城隍夫人)。禊湖中的城隍庙,连续几天演戏;孩童可以看“放趟戏”。

九月初九:谚云“九月九糯米饭烧来韧皱皱”。时新糯米上市,拌以白糖、红枣,煮成糯米饭,以为应时佳品。另“中立晚眺”为黎川一景,九九重阳,秋高气爽,登临八角亭,远眺落日晚霞,令人赏心悦目。有钱人家晚上饮黄酒、煮黄蟹、赏黄花(秋菊),俗称“三黄”。

十月初一:为“十月朝”,又名“烧衣节”,给亡人送寒衣。

十月初五:为“五风信”,渔民聚集“风神庙”,祈祷风调雨顺。

十一月冬至节:俗语“冬至大如年”。冬至前后,家家祭祖,然后合家团聚吃冬至夜饭,品尝“冬酿酒”,畅饮至深夜。谚云:“有铜钿,吃一夜;无铜钿,冻一夜。”次日早晨为“冬至朝”,农家隔夜磨粉做“冬至团”,充作早点。“立冬起九”,谚曰:“一九二九,吃饭相手;三九四九,冰上可走;五九六九,偎在灶口;七九八九,穷人脱苦头;等到九九,犁耙齐出手。”十二月廿四:这天俗称“小年夜”,家家做团子。白天,掸烟尘,清清爽爽准备过年。晚上,焚香点烛送灶君上天,谓之“送灶”。平时,信佛的人,每逢初一吃素,每逢月半,要向灶君“献灶”。

十二月廿九:俗称“轧廿八”,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

十二月卅:俗称“年卅”、“大年夜”、“大除夕”,全家团聚一堂吃年夜饭。吃间,要吃些青菜,谓之“有亲头”;吃一囫囵蛋,谓之“平平安安滚过一年”。饭后,长辈用红纸包好“压岁钱”,给小辈。当夜做好灯圆,在灯圆上压一方红纸,谓“点彩”。还要拎满水缸,打扫房间,清理灶口,谓“穷灶口,富水缸”。

吃过年夜饭,小孩玩百响、放花筒;老人围桌喝茶闲聊,也有搓麻将的;通宵达旦,谓之“守岁”。

二、讨口彩

我国民风民俗中,“讨口彩”普遍盛行。每当逢年过节,或有喜庆临门,主家、客家一言一行都要讨个口彩,图个吉祥如意。例如,在旧式婚姻中,流传着这样的习俗:新郎新娘应合吃百果甜糕,象征夫妻百年和合。新嫁娘在洞房花烛之夜,先吃枣子莲心,以预示早生心肝宝贝的胖小子,再吃两颗花生,比喻养个如花如玉的姑娘。如果万一头胎是个丫头,家人就说这是先开花,后结籽。新媳妇在接连养二胎之前,万万不可想吃桃(逃)子、李(离)子,否则会遭到公婆丈夫的斥责。每当新春来临时,家家户户必须打上几斤年糕,而且得把年糕一层一层的叠起来,隐喻年“高”叠年“高”,希祈日后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农家的大门上,往往还要倒贴一个红纸黑字的“福”字,示意新年伊始,福祉就要“到”(与倒字同音)了。

黎里地区讨口彩之风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夜“打财神”和“烧田财”活动最为典型。

这天,吃罢圆子,村民便漫步村头,几位老农用稻草扎几个“活财神”置于木桩或竹竿上,每户出1人,用铳(后来改用炮仗)对着它放。谁放得高并能点燃“活财神”,谁就会得到“流年财旺”的幸运,这一家也就在这个村子上被认为是能出谋划策的能人,是为“打财神”。所谓“烧田财”,就是在明晃晃的圆月下,举着点燃的柴把,在自家田埂四周飞快地跑上一圈,口里念着;“自家田里三石六,人家田里一蚌壳。”这虽然有点自私,但希望有个好收成这一愿望还是可以理解的。

三、送灶接灶和廿四夜

送灶、接灶,腊月廿四牵磨做团子过小年夜,这是黎里和江浙一带的古老传统风俗。

这一带民俗常与灶神爷有关。以前人们讲究卧房宜暗,灶间要明。即使穷苦人家,灶头总要弄得像模像样;不仅描龙画凤,彩绘装饰,还得在“灶山”头请上一尊“灶君菩萨”。这灶神据传系受天庭旨意,来到下界,体察民情,驱魔辟邪,庇护保佑。每年腊月岁尾,必得上天庭一回,往返七天,汇报人间生死祸福。故家家户户莫不对它敬礼膜拜。腊月廿三,人们需备酒添菜,菜肴不论多少,都必须是有素无荤——这倒不是怠慢,而是提醒灶神爷,上天汇报时,别吃得头脑昏昏,不分皂白,胡乱汇报。灶神爷酒足菜饱后,驾着烈焰明火上天去了,这便是“送灶”。到了腊月卅,人们在欢渡除夕之前,先必“接灶”。除三巡斟酒外,摆上的菜肴特别丰盛,有荤有素,正好与“送灶”时相反,其原因是人们认为除夕是一年的团圆之日,而黄昏是每日团圆之时;故人们盼望团圆,也就是盼望黄昏。“有荤无素”即是希望每个黄昏都能合家团圆,无穷无尽。

四、赛 库

黎里旧俗,每年春二三做春台戏时,大户人家在此时“赛库”。

赛库前,大地主及富豪等,各家请纸扎好手二三十人,费时约1月,扎成纸质房屋,其大小及形式与大户人家住宅相仿,有花厅、正厅、老爷太太房间、少爷少奶奶房间等。室内用品齐全,连手炉、手拉风扇也一应俱全。

纸屋扎好后,便正式赛库。先将纸屋放在罗汉寺前,请和尚摆三天祭品,诵经祭祖宗、鬼神。这期间其他人可以进入纸屋观看,前来观看者往往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一边观看,一边品评谁家的气派大,用品多。这便是所谓的“赛库”了。到第三天最后进行“散库”,先通知参观者出来,然后主家请多人用竹片蘸火油作为火把,点燃火把,从纸屋四周焚烧,烧得越净越好。纸屋烧净后,主客众人才皆大欢喜散去。

 

第二节 生活习俗

 

一、饮 食

本地人以大米饭为主食。一般早晚吃粥,中午吃饭,一日三餐。解放前贫困人家有吃两餐的,省去早餐,并以瓜菜杂粮掺入粥饭,以补米粮之不足。解放后,人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三餐食大米,并逐步转向早晨食粥,中午、晚餐食饭。杂粮仅作补充食物,调节口味。各类传统点心以米、面制品为主,主要有年糕、团子、粽子、汤元、八宝饭、麦芽榻饼、面条、大饼、油条、馒头、馄饨、饼干、蛋糕等,黎里油镫比较有名。

城镇居民每天早晨买菜当天吃,农民吃菜则主要靠种自留地和饲养家禽家畜自行解决。菜肴荤素搭配,由经济条件决定。解放前,普通人家以素为主,咸菜、晒酱、咸萝卜是农家常备菜。解放后,荤菜所占比例逐年增大。80年代起,人们讲究营养,每顿有三四个菜,荤素兼有。逢年过节,婚宴丧事等,礼仪活动时菜肴丰富,大多有二三十个菜,烹调方法主要有炖、蒸、烧、炒、煸、煨、煎等。乡村人家有自制“冬酿酒”的习俗,每年秋收秋种结束后,取草酒,用麦造曲,以清水浸糯米酿成酒,味甘而醇,酒精度低,是春节时百姓最喜欢的一种酒。

二、衣着发饰

清末及民国时期,体力劳动者以穿短衫、折叠大腰裤为主,女性上衣多为大襟服,农村妇女头上包毛巾。脚穿自制布鞋或草鞋。衣料往往为粗布,以自织土布为主。

脑力劳动者、商人、绅士、店员,男性以穿长衫为主,或在长衫外罩马褂,亦有穿西装、中山装的,头戴礼帽,脚穿皮鞋或布鞋;女性多穿旗袍或大襟上衣及大腰裤,脚穿布鞋或皮鞋,亦有穿中高跟皮鞋者。衣料有绸缎、呢绒、机制棉布等。男子外出有时持手杖,视为时髦。

解放后,男女服装改变较大。50年代初流行中山装、西式裤,上衣前排钮扣取代斜门襟,中老年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仍用包头巾,长衫、旗袍、老式断腰裤逐步绝迹。“文化大革命”期间,衣料颜色以黑、白、蓝、黄为主,并一度流行“草绿军装”。70年代末起,人民服装有很大改善。80年代初,男女西装十分流行,四季变化的皮鞋成为人们主要生活穿鞋。衣料五颜六色,花样图案也变化很多,春秋茄克衫风靡城乡,各式羊毛衫、晴纶衫、绒线衫内衣外穿。冬季及初春,许多人爱用两件棉毛衫夹层垫丝棉内穿,外着呢上装、皮茄克等。另外,各种驼毛、羽绒衫也很流行。老年农民仍穿棉袄、棉裤、棉大衣过冬。

民国时,男子均剪发,成年男子发型主要有平顶、圆顶,城镇有学西发三七开的,男孩多为蓬头、瓦爿头,有的男孩父母祈望长寿,在剃发时留当中一堆扎小辫子。女孩有半月亮头、童花头或扎辫子;辫子有两根辫、一根辫、扫帚辫、绞链辫、羊角辫等花色。成年女子发式有一刀齐、拖畚头等,已婚女子多蓄发盘顶,称头发把。解放后,男子发型变化不大,光头已不见,游泳式较少。已婚女子留头发把的减少。“文化大革命”中,女青年的长辫子和成年妇女的“头发把”被当作旧风俗剪掉,游泳式、青年式流行。尔后,“头发把”绝迹。70年代起,青少年女子留长发再度兴起,只是以头顶后面一把蓬松在后为多,扎两根辫的极少。80年代妇女烫发流行,有波浪式、菊花式、青年式、幸子式等,男青年也有少数烫发。中老年发型变化不大。

三、住 房

解放前,农村住房多砖木结构的平房或更简陋的砖、泥、草筑的茅草屋。光线暗淡。集镇工商地主、富裕人家多住深庭大院,多数是明清时建筑,房屋多有狭长弄堂,一般是老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或平房,石墙门、石台阶、石板天井,内有大厅、厢房、睡房,独成一家。商店房屋一般沿街开门面,用“排门板”(木板),早开夜关。

解放后,60年代前,房屋结构及屋内设施与解放前基本相同。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镇住房有较大改善,水泥钢筋成为主要建筑材料,农村翻造新房成风,楼房逐步代替平房,特别是一些富裕地区出现了楼房村。新造的楼房或二楼二底、或三楼三底,有围墙、阳台。底楼有宽敞的堂屋、厨房、杂作间等,楼上作睡房。城镇上还出现了一幢幢高层职工、居民宿舍。新房结构趋向水、电、卫生设备合理配套,浴缸、抽水马桶逐步进入普通人家。新公房大户一般50多平方米,中户45平方米,小户35平方米。干部职工搬迁新居多以油漆、墙纸、地毡、瓷砖、拼木地板等装饰室内。

第三节 礼仪习俗

 

一、婚嫁

清末民初直至30年代,婚姻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当事人不能自主。

议婚之初,先由媒人向女家讨“帖子”,“帖子”正面写着女子出生的年月日时,称为“八字”。媒人取来“帖子”后,男家持“帖子”请“星家”算命,再与男子“帖子”相合。如不相克,就可以继续议婚,即由媒人征求女家意见,择定吉日“通讯”(定亲)日期。

“通讯”之日,男女请媒人持和合盘送到女家,盘内有礼金、枣子、定升糕、如意等等,以示吉祥。另有“通讯帖子”,亦称“道门帖子”。女家收下后,由媒人带回状元糕作为回贺,回赠“允吉”,即为定婚。

已定亲的男子十七八岁时,男家需与女家“道日脚”(商定结婚日子),称为“担小盘”。男家请媒人给女家每一位长辈一个红封包,并有“道门帖子”到女家,提出男家初定的结婚日期,经女家应承即确定结婚日期。一般择“黄道吉日”。

结婚期近,男家送新娘子衣裳(有的送几匹绸)及礼金,称为“担大盘”。结婚之日,双方都办喜酒祝贺,早上先从女家翻“嫁妆”到男家,嫁妆包括家具、被箱笼等等,富家还有房屋、田产陪嫁。然后新郎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娘穿新衣,头戴红方巾坐在花轿内,抬到男家,举行拜天地仪式。先拜天地,再对面拜,接着祭祖,再拜父母,父母“念训”,训词是:“勤俭持家,夫妇和睦,千年好合,白头偕老”。念毕,父母给新娘见面礼:然后新夫妇拜长辈,再送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头上的红方巾。然后,举行“房前花烛”,由少数至亲陪吃,喜娘尽说些吉祥话。接着“闹新房”。婚后三朝回门,然后“会亲”,男女两家正式作为亲戚来往。

“五四”以后,新思想逐渐传播,开明人士中已有举行新式婚礼者,例如毛啸岑结婚就是举行新式婚礼。举行婚仪时除介绍人外,还有主婚人、证婚人到场讲话。主婚人为家长,证婚人往往是当地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婚仪一般先由乐队奏乐,接着新郎、新娘对面行礼,交换结婚戒指,并在结婚证书上加盖双方私章,再由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讲话,有的还由新郎、新娘讲恋爱经过,或其他来宾致祝辞,然后奏乐送入洞房。

解放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互相了解,到法定年龄后,双方同意结婚。结婚前须进行体格检查,到政府领取结婚证。男家女家一般都互办喜酒祝贺。新婚第二天“回门”习俗,一般仍继续维持。

二、丧 葬

旧俗青少年夭折,长辈悲痛,葬礼十分简单。而老人逝世,葬礼就比较隆重。一般小户人家三朝出丧,中户人家五朝出丧,大户人家七朝出丧。

人死亡后,立即“发孝”,向亲友报丧。当天夜晚或第二天请和尚念经,晚间“放焰口”。

停丧期间,亲友前来吊丧,赠吊礼(挽联、素帐等)。吊丧者向死者行礼,死者家属身系白腰带在棺材旁还礼。

死者入殓时,长子抱头,长孙抱脚,将死者抱入棺内,棺内放石灰包之类,棺前桌上供放食物。“出殡”之日,棺材出门时,有人“掼甏”,并有炮手放铳三响。棺材抬至船上,死者家属乘在棺船上,其余船上乘亲友及道士和尚。一般共七条船。称为“游船”。此时,家属哭丧声、和尚道士吹吹打打之声不绝。有钱人家出棺,并不马上出丧到墓地,而是先将棺材暂存在“会馆”,然后请风水先生择吉日安葬。贫穷人家则以薄板棺材草草安葬而已。安葬时,棺材所放方向等也往往经风水先生看定。

出丧后,送葬人回来进门之前要跨火堆。回来之后要“吃豆腐”,实际上是吃回丧饭,往往在空地上用芦扉搭“拨倒厅”作为吃回丧饭的场地。有钱人家“荤开丧”,摆荤丧席二三十桌,无钱人家摆几桌三荤三素或全素席,贫者不过豆腐、萝卜丝等勉强凑数而已。

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隔七天,死者家属要为死者烧化纸钱,计烧七次,至“七七”断七。

老人逝世后,晚辈要“戴孝”,“戴孝”的形式因辈份及直系、旁系、亲疏近远的关系而不同。

解放后,丧葬习俗进行了改革。70年代后,改棺葬为火葬,葬礼也大大简化,亲属亲友臂戴黑纱,送花圈、挽联、钱物,以寄托哀思。

三、生 育

妇女怀孕后,夫妇双方父母均为即将出世的婴儿准备衣服、抱裙(小包被)及尿布。临产前两个月左右,孕妇娘家将所准备之衣物连同红糖、鸡蛋及核桃等物一并送往男家。婴儿诞生第三天,产妇家要下“三朝面”送亲友邻居,亲友前来送礼庆贺。婴儿满月,要以红蛋及糯米粉制成的寿桃分送亲友,婴儿须剃“满月头”,并由大人抱着过两座桥,以示今后婴儿身体强健,容易抚养。解放初此习俗日渐减少。至80年代,此项习俗又盛行起来。

四、寿 诞

旧俗至少30岁方可做寿,过生日。每逢10数的整生日,庆贺礼仪隆重。60岁生日为最隆重,小辈及亲友前来祝贺,赠礼品,如面、糕、寿桃等。小辈向寿翁或寿母拜寿,吃寿面;寿翁或寿母送百岁钱给小辈。也有办寿宴招待来宾的,同时向邻里分送寿面。解放后,此风消失。80年代以来,此风又盛行,且儿童亦过生日。除吃面外,还点小蜡烛插于生日蛋糕上,由寿星(或小寿星)吹灭烛火,家人亲友分吃蛋糕,送生日礼物。各式生日卡片亦盛行。

 

第四节 姓 氏

 

自清代乾隆年间以来,民间认为黎里有“八大姓”,即“周、陈、李、蒯、汝、陆、徐、蔡”。1988年统计,黎里居民有220个姓氏:

丁 卜 马 于 卫 万 王 方 牛 毛 仇 韦 卞 尹 贝 孔

殳 计 尤 史 司 申 边 归 左 叶 包 平 石 冯 田 卢

朱 兆 汝 庄 刘 孙 仲 许 任 华 池 汤 毕 江 吉 向

乔 兴 陆 阮 沈 束 张 别 怀 沃 应 苏 何 沙 宋 辛

汪 劳 杜 闵 吴 戒 李 寿 肖 冷 吕 严 祁 杨 房 陈

於 邱 岳 季 尚 邵 武 竺 范 易 孟 庞 岩 罗 金 迮

周 居 郑 宗 邹 林 单 宓 胡 柏 项 祖 荆 恽 闻 俞

柯 施 荘 封 姚 查 洪 郁 侯 柳 宣 费 禹 骆 祝 濮

钟 姜 钮 赵 贺 经 席 倪 郎 高 桑 涂 奚 晏 钱 宰

秦 徐 郦 夏 贾 唐 郝 袁 桂 凌 谈 翁 殷 辅 顾 莫

符 陶 康 龚 章 郭 曹 梁 戚 梅 崔 笪 童 程 葛 焦

惠 蒋 曾 盛 嵇 彭 黄 鲁 董 傅 韩 谢 屠 储 解 蒯

赖 鲍 楚 詹 路 虞 简 缪 裘 褚 熊 谭 管 裴 翟 滕

樊 蔡 黎 潘 颜 鞠 薛 戴 魏 干 欧 阳 诸 葛

 

第五节 庙 会

 

一、正月初四夜“接路头”会

旧俗,年初五为“路头生日”,即路头财神菩萨生日。民间(尤其是商界)接路头财神。为了早早迎接财神,有些商家提前行动,年初四夜间即开始。这天夜里由各方派人将财神菩萨抬出来绕镇一周,各商号以鲤鱼、猪头、猪尾、鸡供奉,并点香烛,燃放鞭炮、高升(炮仗)。抬财神菩萨的出会者往往在商店门前停留一下,店主立即赏钱给抬轿人。表示已将财神接进店中,今年即可生意兴隆,财富进门。

二、正月半庙会

正月半,黎里有出年会的传统。每家出人或派款,几年轮流;丰收之年,正月半庙会更热闹。家家置彩灯悬挂于堂屋,街上有高跷队、荡湖船、打莲湘、提花灯、抬老爷等,色彩缤纷,在三里长街上周游一圈。游行队伍开头为吹打乐,其中提大锣者不用手提,而是将锣上的铜钩穿过右肘下皮肉。次为打莲湘、荡湖船、踩高跷等,另有人扮牛头马面者。接着提花灯,花灯各式各样,火树银花,如同白昼。最后高抬庙里菩萨。男女老幼,群集街头观看,各行各各业大敲锣鼓,以示庆贺新春,祈求丰年。是日,在伏虎洞等空旷地方,还举行串龙、舞狮子。农村中则玩“逗老爷”,其法是四人两扛,抬出个菩萨,四面用绳缠紧,众人口喊“伊呀呼来!”,将菩萨颠倒三转,与神共乐。

三、八月迎神赛会

黎里全年最热闹的庙会为农历八月上半月,从八月初一到八月十六,天天出会,排列为:初一、初二东岳会(八角亭处东岳庙内的东岳菩萨);初三、初四朱天会(浒泾弄刘王庙内的朱天菩萨);初五、初六刘王会(楼下浜的刘王菩萨);初七、初八出鹤脚腰的刘王菩萨;初九、初十出和尚圩的刘王菩萨;十一、十二大王会(下丝村的大王菩萨);十三一天不出会,因从十三起至十六止为演戏4天,十三停止出会,让大家看戏;十四、十五,土地菩萨、城隍菩萨、小天地会;十六夫人会(土地菩萨的夫人、城隍菩萨的夫人)。其间,初一到十三为小会,十四、十五、十六为大会。

出会的组织者都有安排,如初七、初八、初九、初十都由当地渔民进行,十四、十五、十六的大会则由当地商界举行,经费每年轮流摊派。因商界实力足,所以最后3天的会阵容齐整,队伍庞大。

黎里八月庙会基本上按明代官员出巡的排场。四面大铜锣鸣金开道,接着举肃静回避及官员职衔行牌。皂隶判官、旗牌十将,太子、太保前呼后拥,掮旗打伞,穿着类似京剧中的袍帽。扮演者或系自愿,或系雇佣。四座神像中,城隍排场最大,其排列次序为:土地、小天地(即监察神)、财神、城隍。队伍浩浩荡荡,长达一里左右,在上下岸巡视一圈。沿途各店家所设香案相接,一路设祭。神像后面,紧跟着手执香火的虔诚信徒,有的信徒背上甚至插上斩条,犹如囚犯,以示虔诚。此为日会。

夜会为夫人会、看灯会。出会队伍中每人手执灯笼,远看似火龙缓缓而行。时间为: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夜,七时开始,十二时结束。士绅富商,则乘船游玩,吟诗作对。文人雅士称为中秋灯舟庙会。

八月迎神赛会期间,市河两岸店铺张灯结彩,大户人家墙门也装上栏杆,挂上对条字画,布置一新。从各地赶来很多小商贩,沿途摆摊做生意,卖梨膏糖、牛肉汤、鸡蛋糕、粉条、泥菩萨等。伏虎洞一带且有西洋镜、变戏法、毛儿戏、动物棚等。亲戚故旧也乘此时来黎作客,小孩欢腾跳跃,欢聚看热闹。

 

第六节 社会新风

 

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对干部和群众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教育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经常不断地开展提倡社会新风尚的活动,使人的思想、社会面貌出现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学雷锋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1950年,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本地干部、群众人人捐款,连在校读书的中、小学生也捐献零用钱,支援前线。市镇、农村青年踊跃参军,争当志愿军。志愿兵分批出发,胸佩红花,群众夹道迎送,锣鼓震天,街道挤满人群。以后学习志愿军.学习解放军成为社会新风。

19633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镇群起响应,开展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主要是学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机关、工厂、商店,特别是学校学生,纷纷大做好人好事,一人困难大家帮,生活艰苦朴素,工作作风认真踏实,社会风气好转,可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学习雷锋活动后来曾一度被忽视。至80年代,党中央号召继续发扬雷锋精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这项活动又重视起来,各单位把学雷锋列为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措施。

1981年,镇党委发动全镇干部、群众开展“五讲四美”和“文明礼貌月”活动。1983年年底,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运动,各单位、街道、学校以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主要内容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党校把活动作为主要课题,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共青团员开展各项活动以此为中心,文化站组织专题文艺演出和歌咏活动。

1983年开始,定每年3月为文明月。中小学生常搞卫生做好事等,拾金不昧的事迹也不少。1985年孙荣观等4家遭火灾,大家志愿捐款资助8700元;1987年远红外元件厂董明珠家遭风灾,厂内职工自愿捐款960元。此类事例已屡见不鲜。

二、家庭新风

1980年起,镇、乡妇联开展“思想品德、遵纪守法好;学习、工作、劳动好,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好,移风易俗,文明生活习惯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好”为主要内容的“五好家庭”活动。举办婆婆班、媳妇班、新婚夫妇班,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基层妇女干部来到每家每户做工作;对贫困户更特别重视,送技术、送信息上门。妇女干部还组织女工操作技术比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促进“五好家庭”活动广泛开展。

1985年评出县级改革创新优秀妇女2名,镇级“五好家庭”17个,县级“五好家庭”12个,市级“五好家庭”1个。

1987年评出镇级“五好家庭”79个,县级“五好家庭”14个。

1988年评出镇级“五好家庭”82个,县级“五好家庭”12个。

计划生育在本镇已形成良好风气,打破了几千年封建社会传统的“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旧思想。市镇育龄青年基本上能自觉执行国家提倡的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子女的号召;农村尚有少数坚持要生二胎的,经计划生育干部和村干部耐心工作,也能打消原来的想法。

黎里镇1984年出生率仅47‰,1986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