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暂存 >> 地方志书 >> 一轮修志 >> 黎里镇志 >> 卷十(文教卫生)第一章(教 育)

卷十(文教卫生)第一章(教 育)

2012/12/21 16:22:27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5899

黎里为人文荟萃之地,历来读书风气浓厚,清朝以后更甚。据旧志载,上岸多士大夫家,崇尚学术,入夜诵声不绝。民国前,有一所民立小学校,其余均为私塾或学馆。富裕人家专门邀请先生教导子女读书。民国初,开始注重国民教育。地方政府内有人专管教育,并开始创办学校。20年代,由于柳亚子、毛啸岑等人的努力,学校教育得到社会的重视,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当时,还创办了商读夜校和平民夜校,为一些年龄较大而未曾读过书的人重开读书之门。至解放前夕,黎里(包括乡)已有12所小学,其中市镇2所,农村10所,在校学生1600多名。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教育十分重视,使教育事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大发展。1950年,大力兴办民办小学,大力培养师资,迅速达到村村都有学校。60年代初期,又兴办耕读小学。70年代始,国家将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民办教师陆续转为公办,使农村小学教育进一步得到稳定和发展。

1948年,黎里创办私立中学——禊湖中学。1956年转为公办初级中学。1969年,上升为具有高、初中班级的完全中学。60年代后期,农村多数小学增设初中班,称“戴帽子”中学。1977年,原农业中学成为第二所规模齐全的中学,1982年增设职业班。

1985年,除黎里中学属县文教局领导外,其余学校下放归镇政府领导。历年来,地方财政将教育经费列入正常开支,实行国家和地方共同办学的方针。

1987年,全镇有1所完中、1所普通中学、5所联办中学、29所小学,总计在校人数4273人。1988年,全年在校高中生322人(其中职业班学生70人)、初中生1021人、小学生2741人,小学入学率9990%,年巩固率9963%,毕业率9951%,普及率9923%。初中入学率9971%,年巩固率9699%,毕业率9750%,均达到国家和省教委规定的标准。全年新建校舍18325平方米,共投资3467万元,维修危房707平方米,收缴教育附加费近60万元。

 

第一节 小 学

 

一、市镇小学

清末,黎里开始办新学。辛亥革命后,黎里为县内大市,学校亦多。市公所学务委员专管教育。民国元年(1912年),黎里有市立小学3所:树人高等学校、禊湖初等学校、辅商初等学校;私立小学3所:第一女学、明懿女学、黎东初等学校;此外,还有一所私立第一初等平民学校。各校规模都较小,6所学校学生总数仅286人(其中女生81人),教师共38人,教室13间,分为25个班级,全年各校毕业生总数35人。平民学校设于夏家桥,学生14人。

民国4年,黎里小学有所增加。柳亚子、毛啸岑等筹建第四高等小学。此外,全区有初等小学7所:区立第一国民学校(潮音庵初等学校)、区立第二国民学校(汛署地初等学校)、区立第三国民学校(史田港初等学校)、区立第四国民学校(长田村初等学校)、区立第五国民学校(葫芦兜初等学校)、区立女子高等小学及私立贫民小学校。学校教师共28人,学生576人(其中女生216人),教育经费全区全年5747元,毕业生全年54人。课程以国文为主,算术、修身、理科、地理、历史次之,此外有体操、唱歌、图画、手工等,个别学校有测量、拳术,女校有家政课。

县立四高每周有一次“学艺练习会”,内容有演讲、朗诵、辩论、图画、唱歌及各种知识问答等。

当年有两人因教育工作出色获奖:邱庚藻(邱纠生)获金色奖章,倪征璠获银质奖章。

民国11年暑假前,黎里树人小学与四高合并,成为完小,名为吴江县第四小学。

当时除新式小学外,还有私塾。私塾学生约500人。其中如市中段的基商学塾,塾师陈聘儒已采用新教法。次年,该私塾改为市立学校。

抗战前,黎东镇有完全小学1所(夏家桥小学)及初级小学1所(汛署地九成汇),黎西镇有完全小学1所(庙桥弄小学)。公立小学之经费,概由县教育局发放。

学校开设课程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体操、美术、唱歌等。

除新制小学外,当时仍有相当数量的私塾,学生数530人。各私塾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其中少数与新制小学相近,多数只设国文、算术两项,少数则仅读《幼学琼林》、《千字文》、《论语》之类。

民国29年,黎里东西两镇计有黎里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即庙桥弄小学)、黎里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即夏家桥小学)、九成湾初级小学和天主堂办有原小学等4所。

民国35年下半年至民国36年上半年,市镇有黎里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即庙桥弄小学)、黎里镇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即夏家桥小学)及天主堂办的有原小学(后来不久停办)。

学校课程有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手工、美术、体育、唱歌等。除正课外,课外活动有技能、奕棋、演讲、表演、球类和田径等体育活动。镇上小学,还设有图书馆,如庙桥弄小学的图书馆,置有“万有文库”1040册,藏书数为全县小学之首。

解放后,黎里镇区共有两所小学,划为一个中心辅导区,原庙桥弄小学为中心小学,夏家桥小学为多级小学。

1949年,两所小学有学生800余人,教师40余人,规模均较大。1952年,庙桥弄小学改名为南新街小学;夏家桥小学改名为建新街小学,并发展为双轨制。1958年,南新街小学(中心小学)发展为6年制双轨制。1962年以后,学生数逐年增加。“文化革命”前夕,两校学生数1700余人,30多个班级。

“文化革命”十年浩劫,教师成了“臭老九”,学校教育陷入混乱状态,各项基本设施遭到破坏,各种资料大部分散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又恢复生机,重新实行中心辅导区体制。1978年暑假后,建新街小学改为黎里镇中心小学,原中心小学南新街小学属中心校领导。1979年,由于全国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率,学生数相应减少。1985年统计,两所小学共有幼儿园6个班,小学部16个班,学生数约900多名,原有6个民办教师也先后于1979年到1982年陆续转为公办教师。1985年暑假以后,逐步由五年制过渡为六年制,到1987年暑假完成过渡。同时,由小学到初中,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

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社队企业不断发展,非农业人口随之增长,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市镇小学入学人数增长。1988年,两所小学共有18个班,学生832名,教师56名。

黎里镇中心小学自1983年以来,先后多次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在语文、算术、体育等各项全县性竞赛活动中,都能获得一定的名次和奖励。黎里镇教育战线辛勤耕耘四十个春秋的徐觉民老师多次被评为县模范教师,并被选为市、县两级人民代表。

19781988年黎里镇区小学班级、学生一览表

二、农村小学

农村小学历史较为长久的为施家港私立黎东初等学校,民国元年创办,教师1人,学生25人;史北村国民初级小学,两个教学班,近50名学生。民国19年后,葫芦兜开办学校,定为第四区第五国民学校,有两个教学班,51名学生,3名教师。抗日战争前夕,尤港乡有区立初级小学两所,长田、四港、大义等乡各有区立初级小学1所,四港乡并有乡立小学1所。民国29年后,除上述学校外,又有大义、东阳、马鞍坝、华字等村办起初级小学,施家港小学并在黄扬浜设分校。抗战胜利后,农村共有10所初级小学:四港乡(施家港)第七保国民学校,池树乡(华字圩)第一保国民学校,池树乡(梓树圩)第三保国民学校,池树乡(沈家港)第九保国民学校,尤港乡(葫芦兜)第六保国民学校,尤港乡(大义)第十保国民学校,以及施家港黄杨分校,马鞍坝、九龙、东阳等学校。

学校课程设置与市镇相同,主要课目为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

解放后,翻身农民迫切要求学文化。党提出公、民办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地、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于1951年到1952年间,举办了多期师资训练班,培训了大批教师,满足农村办学的需要。黎里区发挥了翻身农民办学的积极性,采取了民办公助的筹资办法,先后开办了一批民办小学校。仅两年时间,就开办了23所小学(黎东村除外),达到了村村有小学,使50%以上的学龄儿童入学。

50年代末,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出现了大跃进的经济形势,读书不要钱,广大农民子女纷纷要求入学,使学校的规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如雄丰、乌桥、朝霞(新方)、富阳等村小学发展为多级完小,有的出现了一村多校,使95%以上的学龄儿童入了学,一些超龄儿童也入学。这个时期,黎里乡村已发展到56个教学班,教师72人,在校学生2210人。

60年代初,经济建设暂时困难,学校出现了大量流生,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各校进行整顿,动员超龄学生务农,使在校学生大大减少。随之,全乡缩减了九个教学班,精减教师10余名。

1964年,耕读小学遍布乡村。全乡创办了67个耕读班,基本上每个自然村都有耕读小学。经费除国家给予少量补贴外,教师工资采取在生产队记工分的形式解决。当时,全日、半日两种学制学生共2880余名,占学龄儿童的97%以上,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耕读小学被砍,近1000名耕读小学生失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提出普及农村初等教育的方针,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87年底,黎里镇管辖的26个村,共有小学26所(黎东村的学生到市镇小学就读),计6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69名,入学率999%,完成了普及小学教育的任务。

学校辅导区根据政体的变化而变化。解放初期,黎里区设区中心小学,下属乌桥、平林、藏龙、章湾4个乡。北片,设乌桥乡中心小学,管辖乌桥、平林两乡村校;南片,设福字中心小学,管辖章湾、藏龙两乡村校。

50年代中期,乌桥、平林、章湾、藏龙4乡合并,学校体制不变。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随之撤去两所中心小学,建立黎里公社中心小学,管辖下属26个大队小学。中心小学设在雄丰福字村小学,后镇社合并,黎里镇南新街小学改为黎里公社中心小学,统管黎里镇、乡小学。

1954年,镇、乡分开。雄丰福字村小学改为黎里公社中心小学,下设前霞、西北、基黄3所辅导小学,管辖全乡小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撤销中心小学,由公社教革组取代。

1983年实行镇管村新体制,原黎里乡中心小学改为黎里镇第二中心小学,分管农村小学。

三、主要小学简介

黎里镇中心小学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黎里人倪与三留学日本归来,力主兴学,得到诸亲好友大力帮助,倪与三的姐姐倪寿芝拿出簪珥首饰捐助办学,学校称“求吾蒙塾”。这是黎里第一所私立小学。“求吾蒙塾”兼收男女生,采用新学,设立国文、算术、自然等课程。一年后,更名为“民立小学校”。

民国元年黎里学校一览表


民国32年黎里小学校一览表

光绪三十三年春因学生日增,女生课堂移至倪寿芝住宅。课程另编新教材。秋天,王资万担任校长。次年停男学,专办女学。宣统二年(1910年)寒假,因经费困难,改办初等小学。

民国3年,该校与西市女校合并。并以原市公所的旧址(现镇中心小学校址)为校舍,定名为“第四区女子学校”,倪寿芝任校长,邱纠生、傅镛庭为学监。民国8年秋,该校以历年积蓄的经费建筑1幢新校舍,六楼六底。民国31年秋,倪寿芝因病辞去校长职务,但仍关心学校,见学生日多,校舍不足,便再次捐田70余亩,扩大校园,设操场,添置体育用具,并将家中花园里的假山搬至新校舍。数年后,女校的设施逐渐完整,又开辟了“雨中操场”。至抗战前,女校开始招收男学生。

解放后,该校由国家接收为公立小学,改名为黎里镇夏家桥小学。解放初有学生400多名。镇郊黎东村学龄儿童均在该校就读。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发展为双轨制,校名改为建新街小学。

1966年,学生增至900名,18个班级,还先后增加了4个民办班。“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成了“臭老九”,领导“靠边”,学校教育混乱,取消课本,教学质量下降。

1977年,各方面开始重新步入正规,1978年暑假后,改为黎里镇中心小学。

1987年,该校新建教学楼1幢,共14间,并建了新楼。

南新街小学

民国4年,柳亚子、毛啸岑等人募捐筹建高等小学,在庙桥弄底圈地筑墙,建造1幢二层楼房,共16间,可办8个班级,教学楼南面为操场。分3个年级,学生62人。经县正式定名为县立第四高等学校。毛啸岑为校长。民国11年,又建造一座礼堂、两间教室和校门。盛泽、平望、横[左土右扇]、芦墟、北厍等地都有学生到该校求学。

民国11年,树人小学与该校合并,成为完小,校名为吴江县第四小学,校长为毛啸岑。

民国29年后,改名为黎里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

解放初期,称庙桥弄小学,并作为黎里镇中心小学。初小在校本部(前期部),高小在校分部(后期部)。1952年改名为南新街小学作为中心小学。1958年,学校教育事业大发展,全校实行六年制双轨制。“文化革命”前夕,全校(包括幼儿班)共有学生600余名,教育质量较高,在全县小学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1978年暑假,县文教局和镇党委认为建新街小学地处中心,生源充足,改为黎里镇中心小学;原中心小学改为多级小学,称南新街小学。

黎里镇第二中心小学

黎里镇第二中心小学,建于1981年夏,当时为黎里乡中心小学。由新方、新联两村学校撤并而成。校址设于新方荡前。建造教学楼1幢、平房3间及操场,占地2278平方米。学校设5个教学班,学生196人,教师15人。1983年黎里实行镇管村新体制,改称黎里镇第二中心小学。1986年增设六年级1班。1988年,有6个教学班,学生170人,教职工16人,管理全镇农村小学的经费、教育、教学及校办企业等工作。

四、幼儿教育

1966年,市镇开始办托儿所。1973年,开展农村幼托,1976年发展到28所。

 

19801982年黎里镇、公社幼教情况表

1988年,黎里镇区共有幼儿园3个、6个班,幼儿334名,教工9人,农村有幼儿园13个、22个班,幼儿546名,教工24人。市镇两所小学另有幼儿班8个,幼儿305名。

19831987年黎里镇幼教情况表

第二节 中 学

 

黎里镇最早的中学是黎里初级中学,创建于民国14年(1925年)秋季。学校为黎里热心于教育的人士集资创建,设董事会、校务会,推王旅昌为校长,柳亚子为常务董事之一。校址设于禅杖浜。

该校初建时招收1个初中班,1学期后招插班生,次年暑假又招1个初中班。不满两年,因经济困难停办。此后18年间黎里无中学。直至抗日战争末期,创建禊湖中学,即以后之黎里中学。1977年又创办黎里公社中学,即黎里镇第二中学。

一、黎里中学

黎里中学始创于抗战末期。校址在镇中段(现建新街夏家桥堍油粮市场,原系伪警察局旧址),校舍陈旧,设备简陋。名为两个班级,实际属单班复式旧制,几名教师,几十名学生。民国37年迁至九成湾(即现址),定名为禊湖中学,为私立学校,设校董会。

移址后,仍是两班,教职工7人。经费全凭学费收入。因当时物价飞涨,为保持员工微薄收入,学费不得不以米计算,学生交费每学期1石米,折合市价交款。当时学校无其他经济来源,教职员工生活极为清苦,月收入多则约八斗,少则仅二斗,常不能按月发放,且每年仅发10个月。因此,暑假中有些教员只得以南瓜充饥。

解放后,1952年起,县文教科每月拨给禊湖中学一定补贴;但当时政府财力所限,补贴款只能济燃眉之急。当时学校仅有3个班级,学生100余人。

1954年,学校开始评定工资。1956年转为公办,改校名为吴江县黎里初级中学。学校健全行政组织,建立党支部。这时学生已达100余人,增至4个班级。以后逐步发展,校舍逐年扩建,50年代末增为6班,60年代有9班。1969年初,增设高中1个班,开始成为完全中学。以后逐年增设高中班。70年代中期,高中已增至6个班。全校16个班级,学生800余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黎里中学遭到严重破坏。教师多数挨斗。工宣队、贫宣队相继进驻学校,学校一度曾改为与国营油米厂、建民农业生产大队联办。1975年至1976年,还办了“朝阳分校”(校址在朝阳大队),学生丢掉课本去学农。学校各项工作呈现严重混乱状态。

“四人帮”被粉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各项工作重新走上正轨。1978年学生数骤增,有18班,学生980人。1980年~1981年过渡恢复三年制。以后该校班级稳定在1315班,学生数在700人左右。

1977年末恢复高校、中专及中学招生考试制度以来,至1988年,黎里中学初中毕业生2254名,高中毕业生1373名,其中由大中专院校录取207名,占高中毕业生数128%

大量毕业生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表现较好,其中,潘毅、袁一风赴美国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张志愿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张建荣为南大博士。此外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企事业单位或党政部门中的骨干力量。

学校校舍设备亦有所改善。新建了教学大楼两幢,师生宿舍大楼1幢。教工家属宿舍大楼两幢,1986年底,建成理化教学实验大楼1幢;改建、扩建了大礼堂、厨房、食堂及操场。并美化校园,修筑校内外水泥路,搭建自行车棚。学校还增添了200余副课桌椅及中、英文打字机、彩电和理化仪器等。1988年学校占地184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125平方米。

19881989年度,共有高中7个班,学生322人,初中6个班,学生325人,教职员工74人。

学校贯彻勤工俭学,自力更生精神,自1981年起,开办工厂。从手工糊纸盒、加工电热丝、修理马达等不化资本纯收加工费开始,白手起家;至1988年已初具小厂规模。历年产值达80余万元,其中纯收益30万元。产品有自行车汽门帽、衬衫衣夹到西装衣架,逐步从小到大。1988年秋与创新塑料厂及吴江纺织浆料厂联营。校办工厂的发展,在经济上、物质上有力地支援了学校的各项改革,加快了学校建设的步伐。

二、黎里二中

19779月,创办黎里公社中学,地址在黎里镇西新街。建校时仅9间平房;教学设备除课桌椅和办公桌之外,其他设备,一无所有。19779月有初、高中各1个班级,学生104人。以后招生数逐年增加,1979年停招高中班。1981年接管了雄丰、建新、大联、勤丰四所联中。当年,该校建1幢二层学生宿舍楼。1983年秋,在乌桥村分设乌桥联中,当年招生69人,设两个班。同年秋,创办职业高中班,面向全县招生。1983年黎里实行镇管村新体制后,学校由原来的公社中学改名为黎里镇第二中学;当年又建教学楼1幢,并筹建第二幢宿舍楼,1986年又建造了理化实验楼。1987年,全校(包括农村五所联中)共有21个初中班,学生878名;职业高中2班、学生74名;教职员工76名,已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中等学校。

19881989学年度,校舍建筑面积4995平方米,占地158亩,初中15班级,学生696人。职业班2班,学生70人,学校的各种教育设备和教育仪器,也随着事业的发展而逐年增加。

该校于1980年开始筹建校办工业塑料厂,为创新塑料厂加工塑料零件。198716月产值2580元,为学校提供了一些补充经费。

黎里二中自1979年暑假第一届学生毕业以来,至1988年已有9届学生毕业离校。毕业生绝大部份在黎里地区乡镇企业工作。也有一部份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

 

第三节 业余教育

 

解放后,党和政府极其重视提高群众的文化知识,首先大张旗鼓地发动扫除文盲,这是50年代以后农村业余教育的基本努力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工业发展,需要大力提高工人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职工业余学校不定期地举办初中班、高中班、电大班以及各类专业技术训练班,业余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农民教育

解放前,农村读书识字的人极少,据解放初统计,黎里乡所属26个村,只有10所规模极小的初段小学。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提高农民文化,大力开展成年农民扫除文盲工作。1950年冬,县文教科从黎里南新街小学中抽调教师派往黎里乡搞冬学活动,以大阳乡为点,办起了夜校,以读书识字为主,兼搞文艺活动。夜校中青年农民为多数,十分活跃。冬学大部分上夜课,如白天下雨,也临时召集上课,每个学员都有油印的识字课本。

大阳乡冬学搞试点的同时,培养了一批民办冬学教师,到各乡开展冬学活动,有专职扫盲教师18人。1953年,农村业余教育从冬学转为常年民校,设算术、语文、时政等课,但时断时续,不够经常。1956年,扫盲进入高潮,有些老年人也跟着小学生读课本、学写字。1963年,各大队大办业余夜校,重点组织青壮年入学,分设高小及初中班。

“文化革命”初期,农村业余教育因搞政治斗争而中断。中期,开始办政治夜校,以学习《毛主席语录》为主。1975年,青少年扫盲在黎里再度兴起高潮,并以黎锋大队为试点,各小队办政治夜校进行扫盲,并组织黎里中学的学生到黎锋6个小队的夜校里,对文盲进行识字教育。试点的扫盲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总结经验后在全公社推行。青少年的扫盲,一直持续到1978年。共计扫除1540岁之间的文盲1619名。

19831984年,开展对壮年的扫盲,并逐步推向高潮。这次扫盲以村为单位,村村有夜校,文盲人人有课本,共计扫除文盲997名。

1984止,全镇非文盲占892%。当年,经苏州市和县两级验收,并抽查考试合格,黎里镇被批准为基本扫除少、青、壮文盲单位。

二、职工教育

全国解放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扫除文盲。黎里镇有3名教师,在镇工会内组织读报组、时政讲座、教唱革命歌曲,并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组织乐队、腰鼓队,演出活报剧等小型节目。

1951年上半年,黎里兴办地区性的职工业余学校,当时又称职工夜校。入学对象为文盲、半文盲,设扫盲班及初小班。黎里职校当时有学员300名左右,配备专职教师4名,并聘请兼职的群众教师10余名。下半年,确定以扫盲为重点,加快扫盲步伐。镇职校重点学习和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1952年,县文教局、县总工会在吴江举办实验班,从工人中挑选识字不足500的工会积极分子入学,黎里选送40人参加,经过两个多月速成突击,基本上达到脱盲识字要求。

19533月,黎里职校共扫除文盲79名,占文盲总数的228%

1954年职校开设6个扫盲班,学员150名左右。同时,又开设政治、业务技术学习班。

1956年,根据全总全国职工业余教育会议及专区工会文教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广泛进行扫除文盲的宣传教育。黎里镇工会及职校采取措施促使文盲职工参加学习。保证学习时间,每周不少于6小时,还开展帮教和包教包学的群众性活动。至19586月,摘掉“文盲的帽子”职工100余名,另有高小班学员30名左右毕业。

1959年在“向文化科学进军”的热潮中,镇职校在继续扫除文盲的同时,发展初等、中等教育,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以适应不同层次职工学习的要求。

1960年,国家遭受暂时困难,职工精简下放,职校处于半停顿状态。1961年起,职校恢复办学,巩固率仅50%左右。1962年到1964年上半年,随着党的八字方针的贯彻,县总工会提出“结合生产,全面安排,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办学原则,提出办一班,巩固一班,在巩固中求发展的要求,纠正浮而不实之风,使入学率增加,巩固率在70%左右。

1965年,贯彻全总“四落实”(即落实对象、班级、师资、时间)要求,狠抓“三率”(即入学率、出勤率、巩固率),黎里镇办起了扫盲班及初中文化班,又举办机械制图及电工班,入学学员300余名。黎里油米厂、瓦厂、装卸社三个单位参加学习的92名学员,有22人从文盲提高到初小,23人提高到高小,47人从高小提高到初中或中技水平。

1965年下半年,职校结合文化技术教育,全面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1966年开始的“文化革命”期间,职校被迫停顿,教师被调离。

197611月后,职工业余教育再度复兴。1979年,黎里职校在无专职教师的情况下,由文化站干部协助,开办第一届中央电视大学电子、机械教学班。1980年,职工教育纳入工会活动计划,黎里镇工会职工业余学校正式定名。1982年在广场路新建了工会大楼,职工业余学校在三楼占有3间教室和1间办公室,面积140平方米,学校由工会主席兼任校长,配合专职教师1人,并向校外聘请兼职教师担任各科教学工作。

职工教育恢复后,教学形式逐步转向业余与脱产并举,教学内容从过去的学文化转为文化、技术、政治多方面,教学层次从过去的突击扫盲转为初、高中文化复习,直至电视大学。

1982年,全镇在职工中进行初中文化补习。补习班由工会职校举办,工会与镇工交办公室联合举办,也有各系统单独举办的,初步形成了一个职工教育的网络。

文化补习高潮过后,职工教育转入到技术补课阶段,各系统、单位先后建立系统内的职工学校或教育组织(如商业公司、机电公司、化建公司、纺织公司等),逐步完成培训初级工、中级工等任务,镇职工学校做好配合工作。

附:20年代黎里的夜校

20年代,黎里除了全日制学校以外,还办起了夜校,其中主要有黎里市民公社所办的商读夜校、平民夜校等。

商业夜校

民国124月,毛啸岑、殷佩六提议开办义务夜校。经市民公社决议,组织“筹备夜校委员会”,公推毛啸岑等5人为委员。9月,市民公社通过“筹备夜校委员会”提出的具体办法,定校名为黎里市民公社附设商读夜校,入学对象为黎里市内各商店、工厂的店员、学徒,自愿报名学习,授课时间为每晚2小时(7时半至九时半)。校址设在市民公社内。招生名额40名。设置课程有国文、英文、珠算、笔算及常识。学生免交学费,每人只交书簿费4角。学校设主任1人,其余职教员数人为义务工作。经费来源指定粮柜全年租金为商读学校经费之一部,如经费不足,则联合商会共同办理。

该校初办时,前来学习者很踊跃。两期后停办。

业余补习夜校

业余补习夜校为市民公社社长发起,筹集私资创办。校址设于相家桥天和茶馆旧址。凡黎里市内15岁以上未曾读过书者均可报名入学。该校于民国134月开学,定名为“市民公社业余补习夜校”,学生100人左右,其中多数为东半镇者,尤其以官塘一带店员或工人为多。课程设置与商读夜校大体相同。每晚上课,40天为一期。第一期学生毕业成绩较好,受到社会称赞,又由市民公社社长再出资洋50余元,续办第二期。两期后亦停办。

平民教育促进部

平民教育促进部从事认字运动,开办识字班,民国1210月中旬开学。按原计划,先开办一期,学额50人,4个月毕业。地址在土地堂,晚间上课。当时入学者很踊跃,开学后人数日益增多,开学两星期后,学额超过一倍,改为两班。

当时市民公社还购置了幻灯,用于识字教字。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