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时 令 节 日
一、新年,又称春节,大年。
大年初一(正月初一)为一岁之首,凌晨零点左右起,家家燃放爆杖,称此为“开门爆仗”。有的家庭将燃放爆仗的时间,抢在他人之先,预示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领先,处处出人头地。信奉神、佛的人,清晨赶往较有名望的庙宇(大多向往芦墟庄家圩的刘王庙),争取烧头香,图得全年合家吉利、太平。一天内不访客,不借钱物,不淘米洗菜,不洗衣扫地。人人衣冠整洁,尤其是男女青年以及小孩都要穿戴新衣帽新鞋子,个个显得鲜艳亮丽。亲友、邻里间不分尊卑、贫富,见面时互道吉利话,共祝新春愉快。
大年初二起,各家各户都要走亲访友,称为拜年,以丰盛酒菜招待来访亲朋。
大年初一至大年初四集镇大部分商店停止营业,只有茶馆、书画店、点心店照常开门,销售量大于平时。
大年初五俗称“路头(即财神)生日”,上午家家户户在家门口焚香点烛“接路头”。集镇各商店举行“接路头”仪式后,恢复营业。旧时凡雇请职员的店铺、行、栈,都要宴请全体员工,称为“路头酒”。
大年初十后,新年气氛逐渐淡化,人们开始正常上班或外出寻找工作,各行各业的经营活动进入正常运行。新年期间的走亲访友到此日已有些不适时宜,民谚谓“拜年拜到年初十,隐头探脑像个贼”。
解放后,国家明文规定春节放假3天,为国定假日。节日前后,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节日期间,举办文娱演出、灯谜会、篮球赛等各类文体活动。
二、正月半,又称元宵节、灯节、上元节。
各家各户用糯米制作小团子,称作“灯圆”,当晚餐用,意为团团圆圆,如有人出门在外,都想方设法回来与家人团聚。当晚农村有烧田财火把的习俗,用稻草绑上竹竿,傍晚时用火点燃,在田头边奔跑边叫唤∶“烧烧田角落,一亩田收三石六”,祈求当年庄稼得到好收成。烧田财的真正意义是∶用火烧掉田野里的枯草、败叶,使躲藏在其中的病菌害虫烧死或者烧掉杂草后使它们暴露出来冻死、曝晒死,是一种除虫灭病的植保措施。
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北厍镇区每年在此日举办群众性文娱体育竞赛活动,参与者踊跃,男女老少竞相观赏,场面非常热闹。
三、二月二
多数家庭,特别是农家都要制食糯米糕,寓意高寿、高升、高兴(糕、高同音)。传说食后可免除腰酸背痛,有强身健腰功用,故又称“撑腰糕”。此俗今仍沿袭。
四、二月十二,百花生日,又称花朝。
传说本日气候阴晴、风力大小能决定当年农作物收成丰歉,因此农民对此日天气好坏特别关注。
五、清明节,又称寒食节。
正值春暖花开时节,城镇居家结伴到郊外欣赏田野风光,此谓“踏青”。
节日或节前一、二天,家家都要祭扫祖先坟墓,俗称“上坟”。在墓前供上食品、香烛,用红绿纸剪成彩条系上竹竿,插在墓地四周,称作“标墓”(对坟墓的坐落作出标志,以免耕地时毁坏)。
清明又称寒食节,古时断火冷食,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介子推因拒绝领赏躲进深山,文公为逼他下山领赏而放火烧山,结果被焚而死。
解放后,各级人民政府、学校、共青团等,节日前后组织干部、工人、学生前往当地烈士陵园、墓地开展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六、三月廿八讯
由地方集资邀请专业剧团下乡演出,俗称“春台戏”。此风俗于梅墩、池家湾尤盛波及芦、莘、厍、周等地。演戏用的戏台租用西姚浜的“三星大舞台”,它由三姓合办,故名。三月二十八日前后,梅墩东岳庙举行庙会,前去烧香拜佛的信徒极多,其辐射范围亦广,东到青浦、金泽,西至八坼、金家坝。进香之余,顺便去戏场观看演出。与此同期,浮楼村庙港上的金鸡庙,作为梅墩庙的分庙场,同样十分热闹。
七、立夏日
时兴吃青蚕豆、杜园笋,并有架起大秤称人的习俗,传说可免疰夏。此日起,月饼开始上市,购买月饼用以馈赠亲友或自食,称“尝新”。月饼的生产、供应从此日起到八月半结束,称作应时食品。
八、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每家门口插挂蓬艾、大蒜头、菖蒲,室内用苍术白芷点燃薰蒸,借以驱赶邪毒。中餐饮雄黄酒,吃黄鱼、黄鳝、咸鸭蛋等应时菜肴,称为“端午酒”。旧时店铺老板办酒席招待全体雇员,并在酒席上决定雇员的去留。
九、六月六,俗称“猫狗生日”。
本日有吃面条、馄饨的习俗。这时气候已进入盛夏季节,光照强烈,有“六月六、晒得鸭蛋熟”的农谚。此日如晴天,都要曝晒衣被、家具、书画、作物种子,借以除虫防霉。
十、七月七,亦称“乞巧节”。
传说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期,正值瓜果盛产期,故有吃西瓜吃巧果的习俗,农谚谓“七月七,买个西瓜切一切”。历代传承,至今仍盛行。
十一、七月半,又称“亡人节”。
各家各户在节前祭祀祖先。新丧之家要备筵席祭奠新亡人,称“羹饭”。在此期间,农村还有“待青苗”风俗,各村筹款集资聘请民间艺人或专业剧团演出,同时请神拜佛,祈求保一方平安,作物丰收。
十二、八月半,又称中秋节。
家家置办月饼、鲜菱、鲜藕、芋艿等时令食品。晚上全家聚集在月光下,焚香点烛,一边品尝食品,一边观赏明月,称“赏月宫”。节前,亲友间互赠月饼,订婚或新婚青年须挑选品质上乘的月饼孝敬岳父母。旧时店铺老板于晚上举办筵席,招待全体员工,与端午节一样宣布职工的去留决定。
十三、重阳节
九月初九称“重阳”,有吃重阳糕习俗,寓意老人高(糕)寿,小孩长得高(糕)。还流传烧糯米饭,与纸筋石灰相拌,用以搪涂加固石臼(舂白米用的工具),以利秋收后用来舂米。农谚谓∶“九月九,烧碗糯米饭来搪石臼。”
国家于1988年将此日定为“老年节”,提倡全社会尊重老年人、关心老年人,赋以古老节日新意。
十四、冬至节
时间在公历的12月22日左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节前各家各户都要祭祀祖先。当年有丧亡之家者,在节前举行祭奠新亡人仪式,称“新冬至”。此日起,时差从日短夜长转入日长夜短,民间有“长到冬至夜”、“睡觉要拣冬至夜”的俗言。
十五、廿四夜,俗称“小年夜”。
时间在农历的十二月廿四日。家家做糯米粉团子,其中特大者(比普通的大四、五倍)作为敬灶神和孝敬女方的父母用。庭室内外,必须彻底清扫,做到干干净净过个年,谓之“掸烟尘”。男女老少都要理发洗澡,此时该类行业的收费高于平日一至二倍,传有“三春不及一冬”谚语。今日起,大家小户加紧置备年货,或杀猪宰羊,各商店延长营业时间,街市人群蜂踊,至除夕前一日达到高峰,俗称“轧廿八”。
十六、年三十大年夜,又称、除夕。
通称大年夜,家家备足丰盛菜肴,晚餐合家欢聚到深夜,称做“年夜饭”,又叫“团聚会”。所备菜肴多寓吉利,如笋干(节节高)、肉圆(团团圆圆)、鱼(年年有余)、青菜(有彩头)、猪脚(元宝)。午夜零点起,爆竹声此起彼伏,持续到天明,意味除旧更新,新的一年从此开始了。工商界及个人间涉及的债务,债权人可催讨至是日零点前,过点不可再催讨。
凡在外地工作或者临时出差在外的,绝大多数要赶在此日前返回家中与家人共度新春。
第二节 婚 嫁
一、定婚
旧时,男女结合成婚,不能自由选择,只能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谓“明媒正娶”。定婚是婚事中的第一程序,北厍地区称“攀亲”、“定亲”。
定婚程序为∶由媒人(介绍人)先在男女双方的父母、亲属间进行游说,在得到女方应允后,女方将生辰八字(出生年、月、日、时)送达男家,经测字、算命先生(俗称阴阳先生)推算,男女双方八字合起来“无冲”、“无克”者方可结合,此谓“合帖子”;双方关系一经确认,男方需备彩礼,发送簪子、如意饰物(金或银制成)及茶叶、枣子(寓意多子,早生儿子)等食品,交媒人送往女方,称“带小盘”。女方接受上述诸物,名为“纳彩”。
二、通讯
通讯是婚事中的关键环节。定婚后,双方经过观察了解,掌握对方的优缺点,如认为不宜结合,可提出终止婚姻关系(女方提出的占多数)。双方均无异议的,则男方选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称做“通讯”。男方再次备足彩礼,其中须有礼金、金银首饰、衣料、食品等,由媒人送往女家,谓“行盘”,又叫“带大盘”。女方接受彩礼亦称“纳彩”。
三、结婚
旧时称为“好日”,在婚事活动中最为隆重。分三日进行,即∶隔夜落桌;正日;三朝。
隔夜落桌∶正日前一天,男方约请厨师、邻居筹备菜肴、用具。至亲和路远亲戚在本日晚饭前到达,协助主家办好喜事。女方在当晚,由亲戚帮助,备好新娘随嫁的一切物品。
正日∶男家用花轿或彩船前往女家迎娶新娘。到达女方门口时,好事者用竹竿、长条凳拦住迎亲队伍,索取红包(内装现金)、香烟、糖果等,叫“拦栅”。在“正日”清晨新娘由母亲或嫂嫂帮助梳头整容,穿戴男方租来的吉服、珠冠,称之为“开面”。迎娶的花轿或彩船到达后,新娘用红巾盖头,向长辈逐个道别,再由父亲或兄弟抱着进轿或上船,迎娶人鸣放爆竹,以示告别。与此同时,女方由亲戚邻居(称相帮)用船装载陪嫁物品(房里家具、衣被、铜锡器具),称为“行嫁船”,并赶在迎亲船前面先到男家,这叫“前头行嫁船,后边娶亲船”。新娘迎到男家后,按预定时间举行婚礼仪式,时间一般都听从测字先生选定,大多选择在晚上。届时客堂(厢屋)上红烛高照,宾朋满座,新郎新娘分别由男女傧相引导,遵从司仪员(掌礼先生)高唱的婚礼仪程,参拜天地,相互交拜,跪拜父母。行礼结束,新郎新娘手牵红绸带,前边由主家物色的儿童两对,手捧红烛引路送入洞房。进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名为“挑方巾”。然后用餐吃“同台饭”,饭后男方来宾“闹新房”,嬉笑打闹不受限止。北厍地区有句俏皮话,叫“三朝新房无大小,八十岁公公可以床上豁虎跳”。
三朝∶新夫妇去女家作客,谓之“回门”。女家的亲朋好友,都赴宴祝贺。在婚嫁中,女方这天最为热闹。男方亲朋吃过早饭(称三朝米饭),各自散去。婚事礼仪到此结束。
旧式婚礼讲究排场,耗资颇巨,经济来源有限、多子女家庭不堪承受,只得以举债“合会”,含泪带笑去应付。或采取变通方式,由男女双方协商完成婚事,渐成俗规后,为社会所认同,任何人不得“作难”,常见的形式有并亲、抢亲、拖亲、换亲等。
1.并亲
一方将未成年的女孩或男孩,送往已定婚约的另一方家中生活,称作“养媳妇”或“养女婿”。到成婚年龄时,主婚家置备酒席、邀集亲戚、邻居同庆,当众宣布结为夫妻。
2.抢亲
男女双方已订婚约,且到成婚年龄,男方无力满足女方提出的彩礼要求,或者没有财力举办迎娶仪式,与媒人商定以“抢亲”形式完成婚事。即由媒人暗中将新娘按时骗到商定地点,男方派出亲属前去“劫持”回家,即刻拜堂成亲,造成婚姻既成事实,政府不干涉,旁人不指责,女方也只得顺其自然。
3.拖亲
已订婚约的男方青年到达成婚年龄,其时父亲或母亲突然丧亡,便由亲属出面,征得女方谅解后,在举办丧事之际同时举行婚礼。
4.换亲
男女双方家庭均困难,但兄弟姐妹齐全,经协商同意,委托媒人说合,各自将女儿交换给对方为儿媳,并将迎亲与嫁女的婚礼一并操办。
此外,还流行各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婚姻仪式,其形式有∶
1.抱牌位做亲
已订婚约但未婚的男方青年死亡,女方仍要履行婚约,将女青年送往男家,手捧着未婚夫牌位(有的叫灵位,长方形木制品,长30公分左右,下有底座)。举行跪拜结婚礼,并遵照“好女不配二夫”、“从一而终”的古训,此后就不再改嫁,终身守寡,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品。
2.为病夫冲喜
未婚夫患有严重疾病,与未婚妻举行象征性或正式婚礼,祈盼用“喜气”冲除病痛和晦气,称为“冲喜”。此陋俗传承久远,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而此类女子受害无穷。
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新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男女自愿结合,一夫一妻,旁人不得干涉。提倡婚事俭办,反对铺张浪费,取消繁琐的婚俗礼节,并明令禁止带有各种封建迷信色彩内容的婚嫁活动。此举得到普遍欢迎,尤其经济拮据之家更是赞不绝口。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推行集体婚礼,仪式简单,费用很省。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订婚结婚的礼仪、排场越来越讲究。一般情况的男方结婚费用约需6万元左右,女方出嫁费约需2万元左右。
第三节 丧 葬
乡俗对丧葬礼仪十分重视,且多封建迷信内容。丧礼的繁简、费用的大小,差异极大,取决于死者的身份、年龄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小户三朝出丧,中户五朝出丧,大户七朝出丧。丧礼程序通常为∶
一、报丧、报活(讣告)
死者家属将死讯通告亲友,称“报丧”、“报活”,又称“讣告”。
二、遗体整理
雇请专门从事遗体清理的人——“土作”,擦洗遗体,穿戴衣帽,然后转放到客堂(厢屋),头南脚北,用白布覆盖全身。
三、吊唁活动
丧家在客堂(厢屋)布置灵堂,迎候亲友前来向遗体行鞠躬(跪拜)礼,至亲女宾还须在遗体旁啼哭一场。此时,死者的配偶、子女应在场陪哭,以表悲痛与对来吊唁者的回应。
四、守灵陪夜
在停丧期间,死者晚辈都要穿白衣、系白带守在灵堂内。每晚请僧尼到场念经超度亡灵。时间有三天、五天、七天不等,由丧家经济条件、死者身份而定。
五、出殡落葬
停丧期满,遗体移人棺材,加盖密封后,雇人抬往墓地。一路由吹鼓手吹打哀乐,全体亲属、亲戚朋友啼哭随行,直到棺材落葬为止。
六、设座台祭奠亡灵
将出殡带回来的牌位供上座台(又称灵台),从死亡日起的49天时间内,天天在座台前焚香点烛拜祭,称为“早课”、“夜课”。从“一七”到“七七”,有死者至亲或丧家备酒菜在座台前分担“做七”,最隆重是第三十五日,也叫“五七”,丧家须备筵席,招待前来祭奠的亲戚以及在丧事中帮忙出力的邻居们,以示答谢。
解放后,丧礼简化,提倡节约办丧事的新风尚。取缔带有迷信色彩的丧葬陋俗。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实行殡葬改革,改土葬为火化。北厍地区对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存放习俗为∶将骨灰盒安放于室内干燥处,待清明节移至选定的高爽地块,掘土埋葬。镇区居民无耕地,大多去苏州、同里等地的陵墓管理处购置墓穴(有的在生前预定)安放骨灰。农村骨灰盒的埋葬是无序的,每个埋葬点大多用石碑或水泥碑作标志,汾湖村为改变上述状况,于1993年率先建造存放骨灰盒的安息堂,安排专人管理,此举很受村民欢迎。
第四节 生 育
旧时民间生男育女视作家庭大喜,特别是新婚后生的头胎小孩,礼俗尤为隆重。常见的有∶
一、担糖
妇女怀孕六个月左右,娘家备足婴儿尿布、衣服及孕妇产期食品——红糖、胡桃、鸡蛋、鱼肉等,随带糯米粽子,送往祝贺,俗称“担糖”。其他亲戚则须赠红糖、胡桃、糯米粽,以示贺喜。主家要备筵席招待送礼客人,并将收受的糯米粽分赠给左邻右舍,以示皆大欢喜。
二、生日面
婴儿出生当天,主家以鱼、肉盖交面条和红蛋分送给邻居和亲朋,以此来传递生孩信息。
三、做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时,宴请亲朋好友和邻居,谓“满月酒”。是日,请理发师为婴儿剃去胎发,去除面部毛发,称剃“满月头”。
四、做当午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前,亲戚备好婴儿夏令用品及糯米粽、糕点送给主家,故又称“做当午”。主家将这些食品分赠给邻居和亲友,接受食品之家则以云片糕(也叫“当午糕”)作为答谢礼品相赠。
第五节 建 房
一、定宅基
造屋先要“定宅基”,旧时请风水先生,又称阴阳先生勘定地段、方位,选择吉日开工,破土排墒。
二、开工
工程开始时,以酒菜招待泥木工匠及杂务工,联络各方感情,便于在施工中遇到困难和麻烦时相互谅解。
三、上梁
工程进入立柱架梁关键阶段,亲朋好友携带礼品礼金前去祝贺,房主的岳父母须馈赠全套厨房用具,称“买盘”。并备宴席招待木工、泥瓦工及杂务工。
四、进屋
新屋落成为表示庆贺,举办丰盛酒宴招待,并对建房时曾帮助出力的人(包括亲戚朋友)表示答谢。
解放后,建房礼仪中除风水先生选地这一项已废除外,其余仍在沿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行礼之风日盛,且馈赠礼物越来越趋向于高档、贵重。
第六节 坐 蒲 墩
解放前,梅墩东岳庙、庙港上金鸡庙每年阴历三月廿八举办庙会,称坐蒲墩。香火十分旺盛,东至金泽,南至分湖,西至八坼,北至金家坝等地的善男信女们都前去进香。年龄在50岁以上的妇女,进香后大部分留下来,晚上用稻草铺地,坐在佛像前焚香念佛,彻夜不眠。
坐蒲墩活动有一定规则,年满50岁的女性,夫妻俱在为双份,每份3年,即须连续坚持6年;公婆俱在的还要增加6年;两代夫妻之间死亡一人,减3年。
解放后,坐蒲墩这一风俗被废。
第七节 茶 道
北厍人吃茶历史悠久,其起始年月无法考证,历来有“阿婆茶”、“吃讲茶”、“吃喜茶”、“回报茶“、“吃早茶”、“行会(同行业之间的聚会)茶”等习俗。人们通过吃茶形式起到交流信息,联络感情,化解矛盾等作用。
一、阿婆茶
农村每逢农忙结束,农妇间相知相亲者聚在一起烧水泡茶,外加以炙酥豆(以枯蚕豆加水放碱用猛火烧烂)、发芽豆(以蚕豆浸湿催芽烧熟)或新腌制的油菜芯、大青菜、雪里蕻菜作茶点,边喝茶边嚼食品边谈论家长里短,其乐融融,以此来消除农忙干活时带来的疲劳和烦恼。凡参加相聚吃茶的人须轮流作东。
二、吃讲茶
邻里街坊、同行同事甚至亲朋间发生了纠纷,大多愿意到茶馆去评理。因为在茶馆里吃茶的茶客中不乏有德高望重、主持公道的人,由他们评判纠纷双方的是非,各方都不会有异议;茶馆里的茶客来自四乡八邻信息传布面广,影响大,尤其是理长的一方,愿意用“吃讲茶”形式解决矛盾,以显示自己的光彩。尽管矛盾双方在“吃讲茶”场面上会有激烈争吵乃至碰台拍凳破口大骂,但在众多茶客的强大舆论压力下,双方都会冷静下来听候大家的评说。理亏一方只得忍气吞声,最后以付清当场双方来人及众茶客的茶资表示服输。
三、吃喜茶
婚家于新婚以后的几天内,以新娘名义邀请近邻中的女长辈到家吃茶。新娘拿出娘家带来的糖果茶食招待茶客。婚家以此种吃茶形式一方面联络各乡邻的感情,另一方面让新娘认识、熟悉在座茶客,以利日后交往。
四、回报茶
新娘于新婚第二年的春节,被夫家的伯、叔父家邀去吃“回报茶”,以表示一年来新娘对长幼辈的孝顺照应而给予答谢。
五、吃早茶(也叫“孵茶馆”)
吃这种茶的对象有两类∶(1)本镇和镇郊的男性老人,称为老茶客,他们每天清晨准时到茶馆,到上午8点以后陆续离去。(2)离北厍较远的农民到镇办事,一般都要趁早赶路,到镇后时间尚早,将茶馆作为落脚点或者约人会面的联系点。
六、行会茶
工商业者、小手工业者们上茶馆利用吃茶的机会发布各种市场行情,寻找就业门路以及议定行业内的规章制度等。
第八节 服 饰
一、男式常服
清末,政界、商界、教育、医务工作者的内衣大多穿中式棉绸衫裤,外罩长衣,单层的称“衫”,双层称“袍”,分别叫长衫、夹袍、棉袍、皮袍。长衣外束腰带(汗巾),多为丝织品,色彩以湖色为多。中上等之家,长衣外套黑色马褂(短上衣)或穿马甲(亦叫背心、坎肩)。
辛亥革命后,长衣外已不用束腰带,马褂、马甲亦不穿套,时称“脱笼袍子”。从事体力劳动者上身穿对襟衫、袄,下身穿上腰中式裤,裤管肥大,干活时用带将裤管扎紧。农民普遍腰系蓝色土布竹裙。农村男女用的衣料大多为农妇自己织造的土布(俗称杜经布),少数从市场购买机织棉布(俗称洋杜布)。
二、女式常服
清末民初,城镇女子,上农为琵琶襟、大襟(又名斜襟)、圆下摆的长袄,下身外罩长裙。成年女子如不穿裙见客,被视为大不敬。裙分套裙、百褶裙,裙子前面有两块长方形的绣品谓“马面”,上绣玉兰、海棠、芙蓉、桂花,寓意玉堂富贵;或绣上蝙蝠、双桃图案,寓意为福寿双全。裙的面料,高档的为丝织品,一般为棉织品,通常为黑色。逢喜庆节日,有夫之妇可穿红裙,但一夫多妻者唯正室可穿红裙。寡妇至死不能穿红裙,公婆在堂可穿湖色或雪青色,年老时可穿黄裙。
辛亥革命后,风行旗袍。城镇青壮老年以穿旗袍为荣,大多不再穿斜襟上衣及裙子。农村女子穿旗袍的很少,成年女子逢年过节参加喜庆活动或作客时上身穿大襟长袄,下穿上腰裤子外罩裙子,以示端庄。
解放后,男女青壮年时尚用“人民蓝”布及“卡其”布缝制上下身配套的列宁装、中山装,内衬夫绸或龙头细布缝成的衬衫。20世纪60年代起,一般衣服改手工制作为缝纫机缝制。
“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反封资修”的斗争波及到穿着方面,人们不敢穿除中山装两用衫外的其他式样的衣服,尤其是用五颜六色面料做的衣服,也不敢穿皮鞋。全社会风行草绿色军装,青年男女不论平时或逢年过节、外出作客均以穿军装戴军帽为荣。
20世纪80年代起,男女老幼特别是青年的衣服式样不断翻新,普通的、常规的服装演变为年年有变的时装。面料选用毛呢、丝绸类,品质上求挺括、薄型、色彩鲜艳、亮丽。中小学生在上学期间一律穿着式样统一的学生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