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0 18:05:12
作者:
吴江档案局
来源:
吴江档案局
【字 号:
】
点击量:7208
早在明清时期北厍就有私塾,但入塾就读者极少。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港上村胜秀桥堍刘王庙内设私塾分学。清末私塾始盛。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北厍始有新学兴起,称学堂。民国建立后,新式学校逐渐推广,学堂名称一律改为学校,但私塾仍大量存在。民国时期,北厍曾办起国民小学14所。至解放前夕,尚存国民小学10所,共有学生654人(其中男529人、女125人),另有私立小学1所,私塾15所。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在农村开展扫盲工作,大办冬学、民校,推广速成识字法;市镇进行职工业余教育;增办农村小学,很快达到村村有学校;试办和举办各类中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957年,北厍开办农中2所。1958年,开办红专学校1所。同年,北厍公社中心小学附设“戴帽子”初中,翌年成立“吴江县北厍初级中学”。1969年,创办农业高中班。1971年,建成完全中学。1975年9月,开办“农业业余大学”1所。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将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民办教师陆续转为公办教师。1984年,创办北厍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开设各类专业培训班。
到1995年末,北厍全镇有镇中心小学1所,农村小学18所,共有小学生1789人。镇中心幼儿园1所,村办幼儿园31所,入学儿童共计962人。完中1所,学生1208人。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内设涉外经济中专班2个、电脑班1个,学员共计78名,另有业余干部高中班1个。
第一章 普 通 教 育
第一节 旧 式 教 育
旧式教育的办学形式有两种,一是私塾,二是家塾。多以私人出面开办学校,设置在私入住宅,每所延请一名塾师,学生15—20人左右,名谓私塾。另一种是财主富商等大户人家延请塾师在家教育子女,称为“家塾”。教材内容∶从识方块字开始,然后读《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千字文》,乃至《四书》、《五经》,习作八股文。学生年龄不限,学习年限不定。民国时期,镇区有私塾1所,设在梅宅,塾师梅平庆。农村绝大部分自然村均设有私塾。
解放初,人民政府允许私塾存在,须经政府登记审核,规定一律使用统一小学课本。至1952年,北厍乡镇上中心辅导区,仅收初级学生的私塾有8所,学生243人,兼收高级学生的私塾有7所,学生197人;天福乡葫芦兜中心辅导区,仅收初级学生的私塾有17所,学生120人,兼收高级学生的私塾有3所,学生104人。到1956年,各地私塾自然消泯。
第二节 幼 儿 教 育
1958年9月,北厍人民公社成立,大办集体福利事业,全公社在农村办起幼儿园112个,入园儿童2346人,占应入园儿童87%。共配备教员210名,主要在农村大忙期间照管儿童,时办时停,也不讲究教育质量。1961年全部停办。
北厍公社中心小学于1974年开设幼儿班,入学儿童近40名,主要进行启蒙教育,认图识字、学唱儿歌和组织游戏活动,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便利教养,按年龄分为大、小班。至20世纪80年代末,已发展为5个班。为适应幼教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1993年北厍镇政府投资135万元,另辟新址(梅东路),建成一幢三层大楼的北厍镇中心幼儿园,占地面积6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827平方米(其中教育楼1684平方米、传达室35平方米、食堂108平方米),设置午睡室、盥洗室、贮藏室、电化教学室等配套设施,校舍明亮宽敞,整洁有序。校园场地宽广,普栽花木,环境优美洁静。室外有游戏亭、玩水池、玩沙坑、幼儿跑道等,可供幼儿活动。室内建有多功能活动室,内设弹跳、海洋球池等项目。还添置多种教育器材,如彩电、录像机、投影仪、钢琴等。1995年末,共办9个班(其中大班3个、中班3个、小班2个、托班1个),教职工26名,受教儿童244名(其中137名幼儿中午在校就餐)。1995年12月7日,被吴江市教育局评为一类幼儿园。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加强农村幼儿教育,公社投资在黎星、金星、战斗、银星、东浜等大队开办幼儿班。每班入教儿童在15—20人左右,每班教师1人。70年代末,已有80%的大队办起了幼儿班,但师资不足,校舍以及教育设施简陋,有部分幼儿班学生自带凳子。教师无教材,凭兴趣想教啥就教啥,教具极少,玩具奇缺。进入90年代后,全镇村村办起了幼儿班,其中黎星、汾湖、东村、北珠4个村为方便群众,每村办2个班。校舍开始改善,教育设施也渐趋完备。
1993年起,全镇实现经费统筹,从而使办班经费和教师待遇得到很大提高。1995年末,全镇27个行政村共办幼儿班31个,幼儿教师34名,班班有1个较为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内有配套桌椅,教学器材和幼儿玩具也较齐全。在镇中心幼儿园的辅导下,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明显改善。儿童入园达718人,占幼儿总人数的94%。
1983-1995年北厍幼儿园情况统计表
1995年北厍镇幼儿教育分布情况统计表
第三节 小 学 教 育
清末开始,陆续兴办新学,至民国末年,已办的学校有∶北厍民立明秀女校,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北厍乡立第一初等小学,校址拑虚圩(三官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北厍乡立鹤滨初等小学,校址大图圩,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八坼乡立南参初等小学,校址南参圩,建于民国元年;北厍乡立第二初等小学,校址大义圩,建于民国2年;北厍乡立第三初等小学,校址东心采圩(今属金家坝),建于民国2年;北厍乡立第四初等小学,校址大胜圩(观音堂),建于民国2年;北厍乡立第五初等小学,校址倪房里圩(今属金家坝),建于民国2年;黎里市立第六初等小学,校址北富圩,建于民国2年;黎里市立第七初等小学,校址葫芦兜,建于民国2年;池树乡第六国民学校,校址沈家港,建于民国11年;池树乡梓树下初等小学,校址梓树下,建于民国26年;长田乡第三保国民学校,校址吕家栅,建于民国35年;池树乡中心国民学校,校址经堂港(今金塘),建于民国36年;元鹤乡大长浜国民学校,校址大长浜,建于民国36年。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对私立学校采取维持、改造的办法,办理申请立案手续,向公办过渡,将办得较好的私塾,有计划地转为民办小学。通过撤并、调整与扩建,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壮大。
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小学学生流失严重,其中部分学生辍学做家务和挣工分。1961年至1963年的3年间,全公社每年流失学生100多名。1964年,全公社有小学35所,其中初级小学21所,完全小学14所。班级87个,其中民办44个。教职员工93人,其中民办教师40人,学生2602人,其中女生818人,少先队员907人。是年,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公办与民办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辅助做好普及小学教育,提倡因陋就简自选教师,公社随即筹建由生产队单独办或联合办耕读小学和简易小学。7月16日,团结大队庙港村办起全公社第一所耕读小学。当年末,全公社办起耕读小学20所,其中早、晚班8所,半日制12所,教师20人,学生473人。办学形式机动灵活,有全日制、半日制、晚班。1965年10月14日统计∶全公社共发展耕读小学66所(其中集体办59所、教育部门办7所),学生1355人(其中初小1342人、高小13人),教师48人。1966年下半年,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耕读小学全面停办,有的教师转为民办教师,大部分学生并入普通小学读书。
1969年,全县所有小学改为五年制。1967年起,全公社有11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其中1所小学还附设高中班,时称七年制和五年制学校。1982年起,恢复六年制。1985年,全乡共有小学35所,教职工108人,其中民办47人,代课代职21人。班级83个,学生2114人,入学率98.6%。至1995年末,全镇有小学19所,其中完小15所、1至4年级小学4所,共计73个班级,教师126人,学生1789人。
全镇下列4所小学规模较大,有一定社会影响。
1.北厍镇中心小学,前身是北厍乡立第一初等小学,本镇张光远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三官堂庙宇改为校舍,教师4人,学生43人(其中女学生5人)。民国3年(1914年),校长梅兆鹗。民国6年9月,为县立第六高等小学,此后继任校长有陈介安、梅福林、吴月斧等。民国26年,校长张宝忠。抗日战争被日军破坏殆尽。民国34年秋,改为北厍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陆律己,教员4人,学生175人(其中女学生66人)。民国35年,教师因生活难以为继,学校向学生征收尊师金,每人米3升(每升0.75千克)或法币2000元,形似乞讨。民国37年2月,袁润身任校长。
解放后,袁润身延续任校长,教师6人,学生157人(其中女学生50人),班级数4,学级数6。1951年下半年,迁至镇上柳家墙门,学校改名为北厍乡镇上中心小学校,校长蔡溎清,教师6名,学生200多名,班级数4,学级数6。后由戚应昌、张振业担任校长。1959年,迁至镇东城隍庙。1961年10月,拆除城隍庙,新建平房校舍13间,校长袁新民。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教育秩序受到冲击,1966年下半年学校停课,1967年开始复课。1969年取消中心校,改为北厍小学。1978年9月,恢复中心校。1984年,翻建扩建三幢二层教学楼,占地面积9198平方米,建筑面积2406平方米,操场4010平方米,为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深化改革,加强教科研究,教育成绩显著。先后有翁荣海、金惠元、徐惠民任校长。
1994年,有3名学生分别获苏州市自然奥林匹克赛一等、二等、三等奖,团体赛获江苏省三等奖。同年,有9位教师获吴江市以上各类竞赛奖28项,其中全国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1995年2月,有3名学生分别获第九届全国作文竞赛一等、二等、三等奖。同年,1名学生获江苏省自然奥林匹克赛二等奖、2名学生获江苏省三等奖、1名学生获苏州市一等奖,教师潘秀英在自然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辅导二等奖。中心小学1990—1995年,连续6年被评为吴江市文明单位。1994—1995年,被评为吴江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2.葫芦兜(黎星)小学,张应春启蒙学校,前身系一私塾,校址在於张合祠内。民国元年(1912年),张农、张贡粟创办初级小学。民国2年,由邑人张芳荣发起,张鼎斋(张农)、张鼎孚兄弟俩兴建黎里市立第七初等小学,校址仍在於张合祠内。校长张农,因办理村校督促有方,获县丙等奖章(银质蓝色)。民国6年改为黎里市第四区立第五国民学校,民国22年,张印生任校长,继有董尔光担任。民国24年,由张贡粟出面向政府当局争取到一笔庚子赔款,在葫芦兜(北侧)建造1幢新校舍,2间教室,容纳4个班级。民国35年11月,改为尤港乡第六保国民学校,校长张兴华,教员3人,学生51人,学级数4。民国36年9月,改为尤港乡中心国民学校,下年改为黎东乡中心国民学校,校长陆雅承,教员2人,学生102人。
解放后,更名黎里区天福乡葫芦兜中心学校。20世纪60年代后,扩建校舍4间,形成前后2幢教育平房。1985年,翻建成1幢7楼7底的教学楼。1990年,增建2楼2底,并拓宽操场,梓树下小学并入该校。同年,全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题写校名“葫芦兜小学”。
3.大胜(港上)小学。大胜是柳亚子诞生之地。原为北厍乡立第四初等小学,建于民国2年(1913年),校址港上村,校舍借设观音堂内,教师3名,学生32人(其中女学生15人)。民国6年,改为北厍乡第六区立第四国民学校。民国12年,本村商人沈海秋以本族公产房屋一所捐入学校作教室。22年,改为北厍乡大胜国民学校。35年改为北厍镇第九保国民学校,校长费志芳。37年改为北厍镇大胜国民学校,校长钱昌明,教员2人,学生数43人(其中女学生8人)。
解放后,钱昌明延续任校长。1950年改称吴江县大胜小学,复式教学2个班,教师3人。1957年,改为吴江县汾溪乡中心小学,复式教学,3个班,教师4人。1960年撤并为大胜小学(完小),3个班,教师3名。1967年,为北厍公社港上学校(完小),4个班,教师5人,附设初中2班,教师4人。1983年后,改为北厍乡(镇)港上小学。1990年1月,港上、东浜两所完小合并复名大胜小学,建造新校舍9楼9底,全校占地7.2亩,打铁港、油车港两个自然村亦在此校就读,5个班级,教师10人。
4.徐金小学,前身是西小港私塾,创办于民国19年(1930年),校址褚家厅堂,塾师更迭频繁。
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管,始办初级小学,定名徐金小学,后发展为完小。1966年,扩建校舍105平方米。1968至1974年,开办“戴帽子”初中,定名叶周五七学校。后初中并入北厍中学,学校更名为叶周小学。1990年,在都字圩(浮楼、叶周两村中心)新建教学楼,占地面积4321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84平方米,场地3637平方米),有教室6间,教育仪器室1间,图书阅览室1间,活动室2间。浮楼小学和叶周小学合并。1990年12月8日,庆祝教学楼落成,恢复徐金小学校名。1993年5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到校视察,并题词∶“实施教育为本,培养人才”,并和全体教师合影。1995年末,有教职员28人,学生115人。
清光绪年间北厍地区小学分布情况统计表
民国1-2年北厍地区小学分布情况统计表
民国35-36年北厍地区小学分布情况统计表
民国37年北厍地区小学分布情况统计表
1949-1950年北厍地区小学分布情况统计表
1964年北厍地区小学分布情况统计表
1977年北厍地区小学分布情况统计表
注:小学教职工133人
1978-1995年北厍地区小学分布情况统计表
1995年北厍地区小学分布情况统计表
第四节 中 学 教 育
解放前,北厍从未办过中学,小学毕业后就读中学要去苏州、吴江、芦墟、黎里等地。
解放后,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办北厍中学,同时办起农业中学、红专学校,以及联办中学,普及农村中学教育,便利学生就近入学。
一、北厍中学
始办于1958年9月,附设在北厍小学内,有40多名学生,是一所“戴帽子”学校。1959年9月正式挂牌,当年招收新生95名。1960年,在柳宅(今北厍镇文化中心)翻建校舍250平方米,又招2个班,发展为5个班,学生230多名,教师10名。1966年开始,先后在团结、超英等9个大队的小学附设联办中学(详见附表)。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生停课“闹革命”。1968年,学校复课,“教育革命”开始,工人、贫下中农走上讲台,实行开门办学,取消升学考试制度,实施推荐招生。1969年9月,创办高中班,当年在东村草屋内,办一个班称为“农高中”。1970年9月,并入北厍中学。1971年,建成完全中学。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各项工作开始走上正轨,教育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79年9月,在北厍镇东木桥北堍新建校舍1683平方米,北厍中学迁入新址,增至15个班级。之后又逐步扩建校舍和添置设备,并分期分批全部撤回农村联办中学。1985年,北厍乡有完中1所,下设超英、团结、卫星、港上、金塘、钢铁6所村联办中学,共有高中班4个、学生202人,初中班级27个、学生1172人,教职工113人。到1995年末,北厍中学历任校长或负责人有∶戚应昌(兼)、严君豪、何庚、奚国珍、王正斌、陆永欣、吴春荣、钱云林、薛正平。至此已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设施比较齐全的学校,有教学班24个,学生1208名,教职工110人(其中员工33名)。校舍面积达3500平方米,拥有现代语音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等设施,以及电脑房、打字室、图书馆等。自1958年办学以来,至1995年累计培养初中毕业生4600多名,高中毕业生1849名,考入高校的40余人,录取中专、中师、中技的共300多人。
1968-1995年北厍农村联办中学情况统计表
1977年北厍中学分布情况统计表
注:中学教职工66人。
1991-1995年北厍中学(含联中)各项基本情况统计表
1981-1995年北厍中学(含联中)办学情况统计表
1995年北厍中学教育情况统计表
二、农业中学
1957年下半年,北厍乡创办半耕半读第一农业中学,校址在北厍镇下塘街(今达胜小商品市场)。招收高小毕业未能升入初中的学生,共204人。校长乐近明,有下放教师1人,兼职教师6人,共8人。教学内容为∶政治、语文、数学以及农业知识等。此后前进大队(今金家坝镇小里港);办起第二农业中学,校舍借小圩村包宅,大队22名青年突击手全部招收为农中学生,一年内发展学生达100多名,请老农作顾问,实行半耕半读,利用晚上和雨天上课。课程内容∶农业知识,农作物栽培,农药、化肥使用,以及初中数、理、化教材。学校辟有水稻田、苗圃、菜园等生产基地供学生实地操作之用。
1958年8月,吴江县教育局下达关于全面整顿巩固农业中学文件,要求各乡并校并班,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的“四同体制”,第一农中并入第二农中,后又迁往光明大队(今金家坝镇姚家埭)丹凤庵,学生毕业时实行毕业考试制度,颁发文凭。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学校停办。
1965年1月,在北厍镇三官堂又开办农业中学,学生20人左右,老师2人。1968年9月,并入北厍中学。
三、红专学校
根据公社体制和培养各类初级人才的需要,于1958年冬开办北厍人民公社红专学校,校址设在火箭大队(今朱家湾村),校长由公社社长任永泉兼任。学校建立党支部,配备正副书记,吕凤祥任支部书记,公社农技员等任兼职教员。学校设文艺班和普通班。
文艺班∶招收具有文艺特长(说唱、写作、绘画)的社会青年,为各大队培养文艺骨干,配合公社开展中心工作,自编节目到各大队作巡回宣传演出,累计观众达1万多人次,受到吴江县教育局的表扬。
普通班∶招收未能考入普通中学的高小毕业生72人,为各单位培养科技、文化初级人才。1961年,因遇三年自然灾害,学校宣告停办。
第五节 农业业余大学
东风大队(今梅东村)为提倡科学种田,积极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和种田能手,于1975年9月兴办“东风农业业余大学”,校址设在南东村,教室30平方米,生员来源∶在大队范围内招收初高中毕业生,第一期20人,第二期16人,学制均为一年。公社分工1名党委委员挂帅,大队派1名支委专职负责。聘请文化教员和专业技术员授课。第6生产队划给学校农业基地20亩。办学宗旨∶边学习、边实践,目标实现吨粮田;进行科研活动,搞品种试验,探索掌握肥料、农药使用的各个环节;为全大队培育良种;为本大队输送大小队干部和会计。办学一年半,至1977年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