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24 7:00:45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6641
著名经济学家 战略学家
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绿色能源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 王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光临论坛的各位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出访中亚时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是新时期我国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促进亚欧乃至世界经济合作,开创亚洲和世界经济的新未来,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和世界政治经济的大势已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巨大变化,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企业和企业家的决策未来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无论是政治家、企业家都必须有全新的时空观,明确的方向感,胸中要有大格局。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崛起表明人类文明的重心逐渐的转移到了东亚,东方文明替代西方文明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主流,东亚正在成为人类文明和全球的重心。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中华民族的复兴将带领整个东亚地区重新在世界格局中获得话语权,并成为主导人类文明走向的最重大事件。
中国经济的崛起不能一枝独秀,需要带领其他的国家一起发展,于是利用丝绸之路的方式穿越中亚、欧洲,实现欧亚一体化。同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东南亚串起来,通过印度洋辐射到非洲。这个战略的成功,就意味着实现了欧亚非一体化。
因此,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中国自身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我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的潮流。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受到了沿途相关国家的热烈响应。目前,已有六十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的态度,呈现出十分喜人的发展态势。
“一带一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突出特点是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是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是要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共建和实施不仅会大大推进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而且将给我国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给众多致力于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将为我国提供前所未有的复合型对外经济的发展空间。我感到,至少可以说有三大机遇。
第一,“一带一路”将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这既符合沿线许多国家加强本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要,又可发挥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和示范效应。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可共同打造一些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依托重点港口城市,可共同打造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所有这些,既有利于把周边国家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他们能搭上中国这一列快速前进的列车,实现互利双赢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还将有力的促进我国交通设施制造业、生产设备及配套类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以及通讯,信息技术、环保、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也将产生促进作用,可创造庞大的出口需求,增强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助推我国培育新的国家竞争优势。
第二,投资贸易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扩大海外投资,可以使国内短缺的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通过建立海外稳定的供给基地,通过建厂特别是通过国际并购来提高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这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并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此外,通过鼓励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加工贸易,创造新的出口需求。通过畅通投资贸易,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推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营造区域内良好的营商环境,共同建设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总之,可以探索投资合作的新模式,加强与有关国家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推动上下游和关联产业协调发展,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同时,还可拓宽金融合作,通过“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构建起强有力的投融资渠道,强化“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保障。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新机遇,使我国的金融企业和商业银行将会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扩大境外金融业务的广度与深度,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扩大沿线国家人民币跨境适用,推广人民币支付系统,使相互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更加便利化。
第三,在传承与弘扬古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促进人文交流,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和社会基础上也有许多机遇和机会。“一带一路”建设是承贯古今、连接中外、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文化先行,树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和现代文化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这方面,也给中国许多文化企业带来巨大的合作机会和发展潜力。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要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进一步弘扬和传播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灿烂的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创新的成果,要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深挖各国之间的合作潜力。
“一带一路”共建提出以来,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在众多媒体上发表见解,提出建议。有一位学者提出要做好“六个协同”的看法,即远近协同(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新旧协同(新旧“丝绸之路”)、东西协同(国内的东西部和国外的东西方)、陆海协同(“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内外协同(驱动国内外合作的双引擎)、软硬协同(中华软实力的建设与硬实力)。还有的专家提出: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进一步重新塑造本国的经济地理,同时开始重塑周边经济地理,进而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从而形成中国内部格局和世界格局的一个大的东西双向互动,最终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类似这样一些观点我认为还是很有见解的。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社会经济调查研究中心 ,原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