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1 16:53:50
作者: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2388
一
吴江市地处北纬30°45′36″~31°13′41″,东经120°21′4″~120°53′59″,位于江苏省南端,东接上海青浦区,南连浙江桐乡市,西濒太湖,北依苏州市吴中区,东南与浙江嘉善县毗邻,东北和昆山市接壤,西南与浙江湖州市交界。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奏割吴县南地、嘉兴北境置县,遂以吴江为县名。民国38年(1949年)5月5日,吴江县解放,属苏南行署苏州分区。1983年1月,属苏州市。1992年5月,吴江撤县设市。
2008年,全市总面积1176.6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267.07平方公里(均不含所辖太湖水域43.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551公顷。苏州至嘉兴与湖州至上海的水路、公路在吴江境内相交贯通。全市以京杭大运河、长湖申线为主的42条航道,形成通航里程451公里的水运网络;公路全长1975公里,客运量3902.6万人次,货运量760.46万吨公里。全市辖松陵、盛泽、同里、震泽、平望、桃源、横扇、七都、汾湖9个镇,吴江经济开发区、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2个开发区,16个街道办事处,62个社区居委会,250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79.53万人,自然增长率-0.49‰;登记外来暂住人口65.22万人。全市除汉族外,有常住少数民族25个,1035人;暂住少数民族26个,1223人。地区生产总值750.1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8.34亿元、469.21亿元、262.55亿元。财政收入154.22亿元。至2008年,吴江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二
吴江处于天下福地“吴头越尾”,自古重教化,尚礼仪,积淀独有的“吴风越韵”深厚的文化底蕴。隋唐创行科举后,吴江县与其他富庶郡县一样,十分重视兴教办学。史载,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吴江知县李恭、尉聂复奉诏重修庙学(县学)。县学为官办之学,其办学宗旨是为封建社会培养科举人才。科举时代,吴江县教育官办与私办并举,县学、书院、社学、私塾绵延不绝。这些教育机构承担封建时代吴江县一地科举人才的培养和教化于民之任。据史载,吴江县从宋端拱元年(988年)谢炎中进士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钱崇威中进士,共有进士348人,其中状元1人。时有诗证:“一泓月色含规影,两岸书声接榜歌”,生动勾勒出吴江县历代“书香熏染,门第才出”的教育景况。
清末,朝廷推行新政,着手革新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公布《钦定学堂章程》提倡兴办新学。是年,同里金松岑创办同川学堂,此校开创吴江新式教育之先河。光绪三十一年,朝廷正式下令废科举兴学堂。在此前后,吴江县各镇已出现兴办新学的热潮,宣统三年(1911年),杨纫兰在松陵镇创办第一所私人蒙养园(幼儿园),此举在省内也属领先。至辛亥革命前夕,全县已拥有新式学堂58所。
民国肇建,学堂改称学校,原学堂监督、堂长改称校长。民国元年(1912年)4月,薛凤昌、费伯埙在松陵雷震殿创办吴江县第一所中学吴江县立中学。民国11年4月,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吴江分校成立。是年9月,在吴江县传教的娄丽兰在盛泽开办吴江县首家教会学校华美女学。民国22年,震泽施氏在震属初中基础上成立私立育英高级中学,此为吴江新制高级中学之始。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吴江县境内学校有:幼稚班10个,入班儿童311人;小学中心国民学校35所,保国民学校193所,私立小学3所,私塾200所,学生2312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35%;初级中学4所,学生717人:完全中学2所,学生92人。全县文盲率80%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1956年9月,私立初级中学全部改为公立中学。是年,全县私塾全部撤销。1958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兴起,开展“教育革命”。在这一年中同时创办机械,蚕桑、水产、卫生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92所农业中学。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吴江县贯彻中央“调整、充实、巩固、提高”八字方针,对学校进行大幅度调整。停办吴江师范学校和吴江卫生学校等一批中等专业学校。农业中学保留桃源农业中学1所,其余全部停办。
1981年6月,黎里成人教育中心校创办,在全省属第一批。这种新型的农村成人教育机构适应性强,在农村逐步得到普及,呈现崛起之势,随后各镇相继成立成人教育学校。1986年,创办吴江县职业高级中学。1990年,创办聋哑学校,这是吴江县第一所为残疾儿童开办的专门学校。2003年,吴江市创办真正意义上第一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吴江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5所。包括幼儿园3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1所,民办幼儿园5所;小学36所,其中公办小学29所,村小5所,民办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24所;完全中学3所,其中公办、民办、中外合作办学各1所;高级中学7所;职业高中2所;农村成人教育中心校10所;特殊教育学校、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市成人教育中心校、广播电视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各1所。全市3~6周岁学前3年入学(园)率99.3%。小学入学率、年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8%。全市小学平均每校服务人口2.1万人,在城镇就读学生占全市的95.04%。初中入学率、年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100%、100%、99.69%。全市初中平均每校服务人口2.9万人,在城镇就读学生占全市100%。高中段教育平均每校服务人口10万人。初升高比例为99.29%,普职比为1∶1。全市普通高校录取率96.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5.1%。全年各类培训16.4万人次。全市基本形成横向普教、职教、成教三教沟通,资源共享,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纵向从胎教、婴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成人教育、老年人教育等各个教育层面配套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
三
封建时代的教师称谓,县学执教称教授、教谕、训导,书院掌教称山长,家塾教师谓西席、门馆、先生等。在绵长的科举教育岁月中,吴江县的县学、书院、社学、私塾中出现过许多醇儒哲匠,他们悉心培育俊彦,致力浇风化淳,为吴江县培养科举人才和教化于民作出巨大贡献。清末,吴江县新式教学滥觞,为提高教师素质、适应教学需要,金松岑、马故丈、蔡寅等成立吴江教育会(江震教育会),对教师传播进步教育思想,并举办各种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民国时期,县行政公署,通过市乡(民国元年吴江县设6市12乡)公所为各地教师举办暑假培训班,授以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教授管理学,加强师资培训。县教育行政部门还多次组织县内教育骨干成立考察团赴上海、浙江、湖北等地考察教育工作,学习外地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清末至民国,吴江县著名的教育者有金松岑、洪鹗、王菼、薛凤昌、费伯埙、唐昌言、张应巢、赵升元等,他们为吴江县新式教育的开创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县有公私立中学(包括吴江乡村师范)教职工139人,公私立小学教职工1038人。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者不到50%。
新中国建立初期,根据“维护原状,逐步改造”方针,对教师一方面加强政治教育、业务学习,一方面逐步加以整顿。对部分不宜任教者,或调整其职务另作安排,对少数品质恶劣、不堪任教者则给予严肃处理,清理出教师队伍。1956年,成立县教研室,负责组织全县教师开展学科教研活动。1960年,成立县教师进修学校,重点为全县教师开展函授进修教学,提升教师学历和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吴江县还通过教师轮训和暑假教师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师资培训工作。
80年代,全县对教师开展“三优一奖”(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秀奖励)评比,组织学习顾泠沅教改经验,开展“园丁杯评优课”、“教坛新秀”评比等活动,加快师资队伍建设。1987年,成立“教师专业技术评审领导小组”。全县教师5087人(公办教师3521人,民办教师1566人)首次参加评审并取得相应的职务任职资格。
90年代,吴江市(县)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一话三字”(普通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基本功训练;对教师工作施行32条考核和提出教师教学工作“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检查考试)要求;开展“百节好课”“示范课”评比,开展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名校长评选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致力加强师德教育,开展“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系列活动。
进入新世纪,市教育局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方面继续加大力度,先后在全市开展各项活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2A级优质课评比,创设校长沙龙,评选青蓝文明岗和百名好师徒,举办骨干教师研修班,加强学科基地建设等。要求全市教师研究、探索“有效教育”,致力落实“有效课堂长能力,有效训练出成绩”。在师德建设方面,开展“扬师德、塑形象”活动,实施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万名家长访学校”活动。
2008年,全市教职员工8136人,专任教师7328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646人,小学专任教师2931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427人,职业类学校专任教师294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30人。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99.80%、98.28%、97.70%、97.28%,其中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及普通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含在读)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92.72%、85.09%、77.46%和13.50%,幼儿园及小学教师本科率分别为44%和35.70%。全市拥有江苏省名教师1人,特级教师11人,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19人,十杰校长教师5人,学科学术带头人72人,吴江市名教师名校长65人、学科带头人270人,学术带头人71人。
四
清代末期,西学东渐,在教学内容上清廷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其时,金松岑创办的同川学堂则以“树教育之新帜,适世界之潮流”的办学理念建校办学。学校注重德育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强壮体魄,在教学上增加大量现代理科学科课程和艺术课程,强调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并重。
民国肇建,全县各校遵循国民政府公布的注重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的办学宗旨开展学校教育。从辛亥革命到北伐以前,吴江县学界的教育思想颇为活跃,特别是“五四”时期,吴江县各校开始推广使用白话文、语体文。在教育思想方面,受美国教育家杜威影响较大。民国8~9年(1919~1920年),杜威两次至苏州讲学,吴江县派教师代表前往学习,杜威的“学校乃社会,教育即生活”学说给全县小学教育带来较大影响,一些学校亦仿照社会环境,布置校园。
吴江县沦陷期间,日方与敌伪在学校施行奴化教育和伪化教育。广大教师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抵制和反抗,私立同文中学校长薛凤昌坚决拒绝在学校推行奴化教育而遭日本宪兵迫害致死。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进行初步改革:取消纪念周和公民、童子军、军训的课程;开设马列主义课程,对学生进行革命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实行向工农开门的方针;组织学生参加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的政治运动,提高师生政治觉悟。1953年,全县中小学系统学习苏联经验,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在教学上实行“教学五个原则”(直观、自觉、积极、系统、接受),“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级记分”,加强综合技术教育,重视劳动实践。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毛泽东又发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全县各类学校大搞勤工俭学,大种试验田,大炼钢铁。这场旨在贯彻教育方针的“教育革命”,由于安排劳动和社会活动过多,削弱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和训练,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盘否定建国17年教育取得的成绩,教师被诬蔑为“臭老九”,批判“智育第一”,强调“开门办学”。在校学生学工、学农、学军,搞大批判,教学秩序和师生关系被破坏,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学校广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对学生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教育。创建“优秀班集体”,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
90年代初,吴江市(县)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贯彻省教委〔1990〕45号文件,从整治学校脏、乱、差,抓好常规管理入手。县教育局提出“狠抓校风、实抓质量、站稳脚跟、打出旗帜”十六字办校方针。要求各校以校园管理为规范基础,优化育人环境;以教学“五认真”为龙头,深化学校常规管理;以教研教科为先导,强化教育教学效果;以实行素质教育转轨为目的,推进教育内部改革。制订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办法,积极稳妥推进中招改革,定期召开初中素质教育现场会和举行小学素质教育巡礼活动,推进各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进入新世纪,吴江市着力把“规范、校本、有效、特色”作为各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词,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实施有效教学,深化推进课程改革;创建特色学校,彰显办学个性。
五
清朝末期,吴江县学界热心人士自发创办学堂,推行新学。校舍大多利用旧时书院或私家住宅。如同里金松岑借用同川书院旧舍创办同川自治学社,黎里倪王寿芝等自献私宅创办学堂。初建学堂设备简陋,有的学堂虽课桌椅亦不齐全,以方桌长几充用。
民国初建,学校建设有所发展。民国2年(1913年),兴办学校之风甚盛,江苏省出台《江苏暂行学校建筑规程》,对学校建设有具体规定。吴江县立中学从民国4~7年,短短4年,按规定建造3所南教室、新洋楼、风雨操场、理化实验室、图书馆。全县各地学校也纷纷新建教室、操场、校舍。民国26年,日军入侵,吴江县沦陷。吴江县立中学毁于战火。震泽育英高中迁至上海,许多学校校舍遭到破坏,八年浩劫,毁失甚多。抗战胜利后,百废待举,物价飞涨再加连年内战,政府也无财力投入教育,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各校校舍陈旧,仅有的几所中学虽配备实验室,然设备简陋,仅供教师作课堂简单演示实验之用。
新中国成立初,各地学生大幅度增加,校舍教室紧张。经政府和私人共同努力,扩充校舍教室。从建国初至“文化大革命”,经政府拨款、学校挖潜、社会资助,学校校舍不足的矛盾渐趋缓和,学校设备也有所增加、更新。然由于其时国家财力有限,发展速度仍较迟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江市(县)进入最好的历史发展期,吴江贯彻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983年,全县实现“一无、二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小学“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到教育部要求,成为全省第一批达到普及初等教育县(市)。1985年,江苏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精神,出台《江苏省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意见》。1986年,县文教局组织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启动“普九“工程。1988年,县财政安排1130.8万元,农村教育附加费、城市教育附加费781.60万元,校办企业利润中的320.30万元,用于全县义务教育资金投入。1990~1992年,全市(县)采取“财政拨、附加收、企业助、群众集、校办留、银行贷、学生交、部门挂”等多种方法筹措办学资金1.08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1992年,全市23个乡镇全部通过达标验收,提前两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成为全省第三个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县(市)。1995年5月,吴江市在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至1999年9月,全市100%通过江苏省、苏州市两级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达标验收。100%乡镇的4个中心(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中学、成人教育中心校)通过省、苏州市两级教育现代化学校合格验收。进入新世纪,吴江市在教育现代化工程上进一步加以巩固、提高和发展。重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高位均衡。2002年,全市100%的乡镇成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示范)镇。2007年11月,吴江市顺利通过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并得到省评估专家高度评价。1996~2008年,吴江市在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共新建、重建学校56所,总投资近20亿元(不包括设备设施的投入)。
2008年,吴江市拥有苏州市级以上优质幼儿园29所(其中江苏省优质幼儿园21所),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51所(其中小学28所,初中2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4所、三星级普通高中4所,国家级重点职中(江苏省三星级职中)2所,江苏省重点成校6所,江苏省现代化特殊教育学校1所,江苏省示范、合格教师进修学校、师范、电大各1所。累计建成苏州市级以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园)、重点校100所。
六
民国以前,县学是官学,经费除县衙按定额拨款外,还有官府拨置和官员或乡绅捐置的田产(学田),以年租收入补充县学经费。如清康熙五年(1666年),吴江县学有学田693.958亩和零星荡产4.888亩。书院经费主要来自公田、捐田的年租及地方士绅捐助。社学和义学经费主要也是靠官府资助和士绅的捐助。私塾则由私人出资兴办。
民国初期,政府划附税五成充作教育经费。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10年,全县教育经费每年约10万银元。其时县办学校的经费主要来源由政府拨给(税赋按规定教育提成)、学田学产租息、私人或团体捐资助学、学费收入等部分组成。私立学校经费以自筹为主,主要靠学费和捐赠的款产收入,抗战前政府略有补贴,战后复校无补贴。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后,教育经费即按政府核定标准专拨。1953年起,教育经费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由省政府安排下达,县(市)地方机动财力略有补充。1982年,实行地方财政包干后,教育经费全部由县(市)财政拨发,省略有补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江苏省根据中央“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的原则,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入手,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省、市、县、乡四级明确分工,各负其职,加强县、乡两级管理的权力。并开征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为教育经费增加新的重要来源。1986年起,吴江县逐步建立起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附加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在教育经费的拨款上做到“三增长一优先”,即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教育拨款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逐年有所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有所增长,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部分优先用于教育事业。
2008年,吴江市用于教育的财政拨款80235万元,是1986年872.5万元的92倍,事业收入17742.9万元,是1986年98万元的181倍。1986~2006年勤工俭学收入用于教育累计达10501.63万元。1986~2008年,据不完全统计,社会捐资助学累计达25630.95万元。
吴江教育走过千年儒学、百年新学、60年人民教育漫长演变发展的历程。在这演变过程中,发展最快、变化最为巨大当属改革开放的30年。在“科教兴国”“教育优先发展”国策指引下,吴江教育得以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通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发展的内涵,使全市教育的规模由小变大,质量由低到高,实力由弱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