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记忆 >> 历史琐记 >> 垂虹旧影解读

垂虹旧影解读

2022/12/17 3:42:05    作者:  倪昆泉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8576

  这是一张民国十年翻拍的照片,原照摄于宣统二年(1910年)前,长桥、河面、渔船、塔影,衬上远处旧式建筑,将古吴江县城东门外的诗情画意永远定格在我们眼前。这张照片,屡见于吴江报刊杂志,却鲜有人对其进行解读,今天我不自量力,以自己的眼光进行解读。

  照片中的桥,是有“江南第一桥”之誉的垂虹桥,吴江本地人称之为“长桥”。它的前世今生,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陈述,历代迁客骚人在垂虹桥头留下美丽的诗、词、画和游记,胜不胜数!为吴江人文留下很多精妙的记录,对于垂虹桥,不用我赘述什么,想来大家一定知道得很多。

  照片中的古塔,为吴江已经消失的“宁境华严讲寺”之建筑,位置应该在今天的垂虹小区一带。《百城烟水》记载:宁境华严寺,在长桥东。东晋大明元年,梁卫尉卿陆僧瓒捨荘,僧严建,名华严院。东魏天平元年,姚制重建。晋开运三年,僧弘佐增修。宋元祐四年(编者注:公元1090年),邑人姚得瑄施钱四万缗,建浮图七级,高十三丈。其邻旧有宁境院,绍兴五年僧从了捨并为一,赐今额。时有僧慧寿拓址增建,建炎中浮图圮。邑人钮氏修。元至正二年毁于兵,二十七年僧继重建。明永乐初僧文锦修。十三年僧文炯重修,增建四方殿。正统二年,僧会知廉重建。成化十六年毁,僧祖阑再建,中有潮音堂、西轩、西楼、药师阁、丰溢房、断去院。康熙壬戌二月十九,雷电不绝,塔焚下四层之回廊,丁卯七月十二日大风,吹落塔顶,塔毁……。成书于民国十六年的《垂虹杂咏》记载:华严塔在宋元祐四年建,高七级十三丈,形方,故曰名方塔,元明迄今屡圮屡修,清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夜,大风摧顶,中有巨木亦拔而出,越八年,宣统庚戌(编者注:即公元1910年)二月雨甚,塔全圮,历八百十三年,塔遂毁废。野人发地得石笥,其盖中藏有经卷及血书佛经……。此书另有批注:血经系宋吴江范隅乡邵育诚心发愿、将左手剌血硃书藏入塔内,今由费仲篪送入苏州灵岩寺。这些记载,道尽了宁境华严寺、华严塔的沧桑变迁,也道出了“宁境华严寺”名称的来龙去脉。照片上的华严塔影,应是康熙后的清代时期重修之物。现今我们能看到的新“华严塔”,系建垂虹桥遗址公园时复建之物,位置已经大挪移,移到了老照片左边的荒滩处。

  照片上的河面,原是吴淞江源头,太湖来水带来的泥沙让吴淞江源头淤积,虽经多次人工清淤,清出的淤泥却堆积成陆,让水道两侧多出许多高地和荒滩,留下了 “吴家港”、“草路港”水道虽然仍流向垂虹桥,但已经失去了干流之功能,而瓜泾口遂成了今天吴淞江的源头。但随着地质水文的不断变化,吴淞江为太湖流域主要泄水道的地位也逐渐被黄浦江替代,在上海,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还留下一个“吴淞口”的古镇,见证着吴淞江的兴衰。

  照片中的渔船,或许是摄者无意,却点活了整个画面,倍添了景色的娴静和绵长生机,远处的建筑,有鸡犬相闻的村落(似为东沟浜),蒙胧中也有巍峨的学宫、佛殿,恕不一一道来。

  照片上的题款,很有回味。全文如下:华严塔景,塔建于宋崇宁,为吴江第一古迹,宣统二年塔圮,仅留此影,纯伯先生重付写真,属为题记。民国十年二月。散木识。

  民国十年(注:公元1921年)翻拍时,华严塔已坍11年,原照摄影时间肯定要早于圮坍时间的1910年;题识中,把华严塔始建年代定为宋崇宁年间(编者注:公元1102至1106年间),比地方史其他资料记载晚了十余年,可能书者当时手头资料有限所致;华严塔被吴江人视为第一古迹,塔圮了,自有文人雅士怀古,那位重付写真的“纯伯先生”不知为何人?但一定是对华严塔充满感情的当地文士,以至于把一帧有华严塔影的垂虹桥照片取名为“华严塔景”。

  另外,题款人"散木"值得一说。散木姓李,名涤,字汝航,号散木,湖南湘乡人,约生于1890年,民国初期到吴江警察所任职,李涤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很好的旧学功底,擅长书法、绘画、诗文。他长期在吴江县担任警佐、第一警佐(警务长)之职,他与吴江文化界人士广泛交往泛,并加入南社,在吴江留下了相当多的墨迹与丹青。李涤在吴江最后一件手迹是“罗山朱氏迁吴江新迁碑记”大字篆额,下镌“李涤之印”,此碑系民国廿四年所立,碑记由长沙周焘(曾任吴江县知事)撰文,吴江钱崇威书写,李涤篆额,吴县薛念椿刻石。碑额篆书虽仅11字,却笔力雄健,线条流畅,自然洒脱,顾盼生姿,与晚清篆书大家杨沂孙等人已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足与以清新秀逸名动当世的钱崇威的书法正文相匹配。民国16年(1927)3月,在北伐军进攻吴江前夕,县知事沈兆九弃职离江,李涤担任代理县知事。4月1日北代军进入吴江全境时,作为县第一警佐李涤仍去平望钱家浜验尸查案。抗战暴发后,李涤离开吴江,去上海“中华银行董事会”任秘书。结识湖南同乡毛达珣,而毛达珣是新四军的地下干部,经常来往于苏北和上海之间进行秘密活动,俩人成为好友后,毛深知李涤有正义感,李涤亦知毛负有特殊使命。在毛达珣危险的时刻,李涤凭着多年警务经验,多次成功出手相救、掩护。1944年春,当毛达珣急冲冲躲避至李家,但日伪特务随即而至,李涤让夫人带领毛达珣从邻家阳台成功逃走后,自己被日伪特务逮捕,后经“中华银行”、上海名人张大千等多方设法保释出狱。解放后,毛达珣先后任大连港务局长、大市市长等职,李涤随毛去大连港务局任秘书处长,后调任该局业余中学副校长,为大连市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58年,李涤在反右运动中受牵连,当年在大连去世。对于李涤的去世时间,过去吴江的许多文史说法不一,仅凭猜测,有的说成解放前病死,有的说死于日侵时。不久前看到祭阳冰的《李汝航同志早年就是党的忠实朋友》一文,才知其最终下落,这里一并点明。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