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吴江党史 >> 红色故事 >> 抗战胜利的军功章有王延善一份

抗战胜利的军功章有王延善一份

2019/12/8 0:09:07    作者:  方芳 来源:     【字 号:  】   点击量:2046

 埋过地雷,丢过手雷,发动群众给八路军送过物资 

如今95岁的老太太能听能看记性好,还热情心善爱帮人

  ▲ 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王奶奶戴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现在这枚奖章被老人郑重地放在床头。(照片由王延善亲属提供) 

 

   ▲ 每天看《吴江日报》已经成了习惯。(方芳摄) 

   “老太太,你还记得我不?”日前,记者踏进吴江流虹护理院,一眼就看到了端坐在床上的王延善奶奶。

  “你是吴江日报的记者吧?我看你像上次来过的。”已95岁高龄的王延善一眼认出了记者,并和记者再次谈起了她走上革命道路的往事。

  乡下姑娘干革命

  王延善的老家在山东省牟平县,她自称是“乡下姑娘”。“我们村种的是玉米、高粱和小米,男的种地,女的织花边赚点钱。”王延善记得,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东北,有很多学生都跑到了关外,来到她生活的地方。

  学生们在当地群众中揭露日寇暴行,告诉他们东北民众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日寇占领了东北,一定也会到我们这里来的。”于是,王延善所在的村开始组织民兵队伍,其中有一支村妇队。20岁的她积极参加,走上了革命之路。

  “我有个堂姐,人非常好,想起她,我就舍不得。”说着,王延善的眼角湿润了。那一年,日寇闯进她堂姐所在的村子,村民们只能拖家带口去逃难。可她的堂姐当时怀有身孕,背上还背着一个三岁的女儿,跑不快。日寇就开枪打死了她和孩子。“那是一枪三命呐!”国仇家恨涌上了王奶奶的心头,讲到动情处,她拍着床沿,显得有些激动。

  埋雷扔雷巾帼勇

  “日本鬼子进我们村的时候,我已经参加革命队伍了。”王延善于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和民兵、村妇队一起活动。“八路军那时候有军工厂,生产地雷、手榴弹。”王延善给记者比划着说,“男同志用大的手雷,我们女同志用的小一些。”

  一次,王延善跟着村妇队队员和民兵们去鬼子一个据点。“我们丢了几颗手榴弹,丢出去等它响了就跑。”王延善笑着说,她年轻时候跑起来还挺快的。王延善还和民兵、村妇队员一起参加抗日活动。他们去路上挖洞,埋地雷,只等鬼子经过。“土要盖得和原先一样,不能让鬼子看出来。”她介绍,八路军当时忙着打鬼子,这些事情都是他们来做的。

  当时村里还有个小学,一到学生们的午饭时间,学校老师就会组织村妇队的队员参加学习。每天一小时的学习时间,王延善和战友们学了18天。她告诉记者,就是在那段时间里,她学会了26个拼音字母。后来,她买回本小字典,自己拼读,学会了很多字词。只可惜,那时候没有那么多报刊,她能看到的报纸,也只有一页2个版。

  军民鱼水难忘怀

  在村妇队工作时,王延善善于发动群众支持抗日。她和队员们一起,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号召妇女同胞加入抗战队伍。抗战期间,虽然王延善没有正面与日寇较量,但在男人上前线当兵保家卫国的时候,她和队友们团结妇女、老人和孩子,一起在后方支持抗日。

  为了支援八路军,王延善和队友们有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为部队征粮,保证军需品的供给。“运送的任务很重很重,弹药、衣服、粮食,都是群众或背或扛,手里再推着独轮车送过去的。”王延善记得,当年八路军队伍走在前面,后面跟着的是推着独轮车送军需物资的群众。上山下坡,体力消耗非常大,但为了保障八路军的供给,很多群众都是一路跟着部队走,毫无怨言。

  “那时候,男人大多去当兵,不能当兵的就去送粮。种地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少年。”王延善介绍,八路军的军装都是土布做的,那时候她也参与过摇棉花,纺的棉纱比较粗,织出来的布料称为土布。“我20多岁的时候开始穿八路军的军装,后来也还习惯穿着,穿到我32岁后就不穿了。”王延善笑着回忆,后来,她渡江南下来到吴江,天气凉的时候,她还穿过八路军的军装,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这件衣服了。

  王延善告诉记者,抗战时期,她从事的妇女工作经常要发动群众支持抗日,支持八路军的生活供给。“我们到一个地方,就要发动当地群众。要是没有人发动,群众是不懂的。”谈起当年,八路军的队伍后面跟着送粮食和衣物的群众队伍,那种军民鱼水情,让她至今难忘。

  一心扑在工作上

  渡江南下后,王延善来到当时的吴江县平望区委工作,后来她调任县蚕种场担任领导职务,直到1982年从工作岗位上离休。

  “知道母亲喜欢看报纸杂志,我们每天都要给她送报纸过来。”小儿媳告诉记者,老太太还喜欢看电视新闻。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老人的大儿子陪母亲一起看阅兵式,还带来了从区委老干部局领来的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抗战老兵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她当天特别激动,对大儿子说:“这个章帮我戴上拍个照。记得印出来后给我看看。”

  尽管已经95岁,但她可以自己拨打手机,还记得老朋友的电话号码。想到她们时,她就会打电话问候一下。在王延善的床头,放着《铁军》等一摞杂志,还有《吴江日报》等报刊。她有个习惯,每天午饭后要看一小时报纸,然后午睡。老太太笑着告诉记者,现在眼睛看不清楚了,要戴眼镜才行,不然就是“读标题”了解时事政治。

  为人和善爱助人

  王延善当年在建设新吴江的工作中全心投入。她的小儿子回忆,小时候父母总是下乡深入基层忙工作,于是请了一个阿姨照顾他们。如今,那个带大他们的阿姨已经作古,但阿姨的孩子们和王延善一家不仅保持着往来,还成了朋友。阿姨的一个儿媳妇四妹也曾经给王延善当过两年时间的保姆。后来,王延善住到了流虹护理院,77岁的四妹依旧会每天下午到护理院来看望她。王奶奶从不觉得四妹是保姆,她告诉记者:“她不是保姆,她是我的朋友!”

  “她一点不挑食,给她吃什么都吃得干干净净的。”护工张阿姨告诉记者,她每天会推着老太太去二楼做操。虽然王奶奶腿脚不便,但她一直坚持动一动,锻炼一下身体。“她这个人特别好。”张阿姨说,王延善经常给她们护工吃东西,特别热情,怎么推也推不掉。

  一次,流虹护理院发动职工为一个患病的护工捐款,捐款情况公布在墙上。王延善坐着轮椅出房门时,看到了墙壁上的公示信息,了解了情况后,她对小儿子说:“你帮我去捐1000元。”“当时捐款活动已经结束了。大家还都是几十元一百元的捐款,院长都说不收她的,但她坚持要帮助那个她并不熟悉的护工。”张阿姨觉得,王延善“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太太”。

 

本文转载自:吴江日报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