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轶事 >> 徐达源晚年迁居甪直

徐达源晚年迁居甪直

2020/12/8 0:46:05    作者:  李海珉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3710

  黎里著名文人徐达源(1767~1846),晚景凄凉,无奈移居甪直,投靠严夫人娘家,至今很少有人提及。

  徐达源家有四百来亩良田,照例一家数口衣食无忧。可是那时水灾频仍,农民多半交不出租米,达源生性慷慨,一笑了之,再加上他乐做善事,为此他不惜举债,乃至出售良田。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书呆子,不会理财,终致徐家债台高筑。

  黎里田亩大半属于中低田,整个封建社会,黎里没有什么有效的防涝设施。据蔡丙圻《黎里续志》记载:“顺治初,龙与犼斗,大雨如注。雨著地复溅起,皆水墨色。旋风骤至,罗汉讲寺大殿忽举至云中,霎时落下,石柱尽埋入土中丈余。今遗迹尚存。”蔡丙圻提到的“犼”,也写作吼,俗称望天吼、朝天吼,传说是龙王的儿子,它有守望本土的习惯,大凡遇到险情,它就对天咆哮。老百姓将它奉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的瑞兽。据佛教文献记载,观音菩萨的坐骑就是“朝天吼”。朝天吼被请上了华表的柱顶,称为蹬龙。传说中黎里有一头朝天吼,守卫在四乡。可惜势单力薄,黎里四乡的田亩大多遭殃。黎里农民抗租是出了名的,这在黎里的老镇志上多有记载,因此,即使穷凶极恶的地主,也未必能收得到多少。徐达源心地善良,凡是皇粮国税那一部分是非缴不可的,那么就让农民缴纳,他徐家所得的部分,来缴就收,不来缴也不会派人硬讨,更不会抓人坐班房什么的。出的多,进的少,慢慢地徐家的内囊便空了。

  查一下《黎里志》、《黎里续志》,达源所做的善事很多。嘉庆七年(1802),他重建了黎里镇西上丝圩的凌太常祠;道光二十年(1840),在镇上的染字圩由他处移建了徐高士祠;嘉庆十七年(1812),他与同镇陈咸亨等人创建了众善堂,又与他人一起修建了秦太尉庙和施相公庙。修桥的善事更多,嘉庆二十年(1838)、道光十八年(1838)、光绪二十二年(1896),徐达源或独资或集资,分别重建、修建了南栅浜的第二桥,横跨染字、己字两圩的天随桥(俗称袁家桥),还有染字圩和墨字圩的灞桥和坝桥。此外,徐达源还多次捐出田亩,在侯字圩、发字圩、长田圩、北覆圩等地设立义冢,让无地安葬的穷苦之人,得以入土为安。

  徐达源家的老宅本在黎里镇染字圩的南徐家弄,成婚前夕,他向黎里陈家购置了作字圩一落八进的一座豪宅,成交后,他为第三进楼厅取名“写韵楼”,请袁枚题额,第五进取名新咏楼。嘉庆十六年(1811),达源专门购买了一座紫藤花馆,将他与袁枚、刘墉、洪亮吉等20余位著名文人的诗词书信手迹,书刻成31方石碑,陈列在紫藤花馆内,每年将石碑拓成拓片,赠送各位旧友新朋。达源非常好客,因此紫藤花馆内,天天高朋满座,人气特旺。

  徐达源有两个儿子,读书都非常用功,可是都有点呆气。大儿子晋镕,20岁时得中秀才,拜顾侍讲元熙为师,一度随顾师到广东,留下《岭南纪游集》一书,尚有内容,后来回到黎里,足不出户,专力写作。小儿子晋铭,更是不谙世事,教几个蒙童度日,一旦有了几个余钱,他就遣散儿童,关起门来冥思苦想,一味写作。两个儿子都不善营生,更不肯做工,徐家逐渐衰落。

  徐达源56岁时,终于将写韵楼与新咏楼那一落八进的住宅卖给了同镇的蔡淇。蔡淇,号竹溪,也是一位读书人,人称蔡博士。蔡购得新居后,将新咏楼更名为“媚学斋”,请阳湖洪亮吉题写了匾额。一天,达源的友人陈赫重上新咏楼,受到蔡竹溪的热情接待,有感而发,作了《竹溪招留书斋十日》二首七律,在此引第一首如下:“廿年不上读书楼,新咏楼名易蔡侯。风月无声忆徐勉,山丘有梦感唐球(本徐山民故居,曾同竹书下榻)。巢痕新扫迷归燕,书卷重摊冷素帱。多谢平原留十日,衔悲忽动伴牢愁。”这里的“新咏楼名易蔡侯”“衔翡忽动伴牢愁”两句,道尽了达源那一帮故交的无端感慨。

  徐达源与续弦严夫人,被迫移居南溪老屋。夫人严子芬,出身甫里镇,就是现在的历史文化名镇甪直。严夫人善于编织茶羃,即一种以麦柴心制作的手工艺品,形如覆碗,可大可小,夏季用来罩茶,可防蚊蝇。原本每年编织后达源赠予文朋诗友,自从移居南溪老屋后,文友纷纷掏钱购买,颇令达源夫妇自惭形秽。勉强支撑了一年,为了生计,更为了继续从事笔耕生涯,徐达源偕夫人迁居甫里,寄居到子芬兄长家,继续笔耕,编辑了《吴郡甫里诗编》12卷和《国朝吴郡甫里诗编》8卷。那紫藤花馆,尤其是馆内31方藏石,徐达源视同拱璧,尽管生活艰难竭蹶,始终不肯让予他人。1846年,徐达源去世,他的儿子终于没能保住紫藤花馆,全部藏石为古董商购去。几经辗转,卖到了南浔,至今总算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小莲庄碑廊内。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