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轶事 >> 见过梅兰芳的小镇老人

见过梅兰芳的小镇老人

2020/6/12 0:23:05    作者:  张建林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1758

  一听说他见过梅兰芳,我们非常兴奋。

  陆秉心告诉我们,当年在剧团时,经常到外地演出,有一次,在无锡中央大戏院,他与梅兰芳不期而遇。

  那是上世纪50年代初,他所在的南京新声越剧团到无锡演出,正好梅兰芳也来了,他也想在中央大戏院演戏,经过协商,新声越剧团同意把剧院让给梅兰芳,转到银星大戏院演出。

  当天晚上,梅兰芳来不及演出,就到银星大戏院来看越剧,总共来了七八个人,除了梅兰芳,还有张妙香、王琴生等。他们坐在最前面的两排软席上,陆秉心就坐在旁边,但他不认识梅兰芳。梅兰芳问他:“你们的剧团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陆秉心回答:“我也搞不清楚,只是每月到文教局领工资,然后存在银行里。”张妙香听了,说:“哦,那是公办民助的。”这时,全场观众忽然都站了起来,朝前面看,并且议论纷纷,都知道梅兰芳也来看戏了。陆秉心这才仔细观察,发现他们胸前都戴着一枚很小的徽章,上面写着“梅剧团”几个字。

  梅剧团的票价很高,两元四角一张,但依旧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南京新声越剧团的戏票只有四角五分。由于票价太贵,陆秉心没有去看过梅兰芳的戏。

  在无锡,他经常和梅兰芳一起聊天。当时他34岁,而梅兰芳已60岁了,比他大了26岁。

  一天早晨,陆秉心闲来无事,便一个人坐在台上拉二胡,拉《苏三起解》中的片段,正拉着,忽听身后有人唱了起来:“苏三离了洪洞县……”一看,是梅兰芳。梅兰芳对他说:“你接着拉。”就这样,陆秉心拉二胡,梅兰芳继续唱。

  我们是为了查找凌昌焕的资料而来的。我与本地的一位老诗人谈起时,他知道的也不多,建议我去找陆秉心。他说,陆秉心和凌昌焕都是陆家桥的,他曾长期在上海、南京等地的越剧团工作,见多识广,也许,他会知道一些情况。 

  我将发现凌昌焕的前前后后写成一篇文章,题目叫《关于凌昌焕》,投到《苏州日报》,副刊责编帮我改成《无意间遭遇凌昌焕》,并发在本月初的报纸上。张舫澜先生看到后,打电话说,我在文中提到的老人叫陆秉心,几年前曾采访过他,在芦墟敬老院,今年应该有90岁多了。张老师说,可以联系一下,去采访他。

  周六上午,中山大学教授吴滔先生带着两名学生来芦墟,拜访张舫澜先生,并由他陪同,去混堂弄采访一个曾在泗州寺当过和尚的老人。混堂弄原来是芦墟最大的浴室,但现在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了,被淘汰出局,已改成了普通的民居。吴滔先生采访结束后,张老师就陪我们一起去敬老院。

  敬老院在小镇东面,非常幽静,里面种了许多花草树木。老人们都坐在走廊里晒太阳。阳光很柔和,也没有什么风。

  陆秉心住在一个单人房间里,有空调、电视机、冰箱、电话,还有独立的卫生间,条件很好。他的儿子孙子有空也经常来看看他。我们去的时候,他刚午睡起来。他的生活很有规律。他很客气,给我们泡茶。他说,自己不喝茶,在吃西洋参片,买了1200元。

  我们就让他坐在走廊里,请他随便讲讲。老人很健谈,思维也很清晰。他先给我们讲了陆氏的家族史。

  明末元初,张士诚占据苏州,称平江府,号吴王。朱元璋派兵攻打苏州城,张士诚自信城墙坚不可破,朱元璋那边的徐达、刘伯温等都劝他撤退,但他坚持防守,后被破城活捉,途中绝食而亡。其总兵陆琦(又名陆公璐)率家族逃亡到莘塔三白荡滩,决定在此落户定居,于是建石桥,名陆家桥,并渐成村落,陆琦为莘塔陆氏的开山始祖。

  陆氏家族曾有家谱,陆秉心说,可惜已在“文革”中被烧毁了。不过,家谱主要内容他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他从抽屉中取出来给我们看。本来想抄一下,但时间较紧,就用数码相机拍了几张照片。

  陆龟蒙是陆家的祖先,当年的陆家祠堂里摆着他的灵位,很大。祠堂就在凌宅的隔壁。祠堂门口的托灯上写着:“汾溪世泽,甫里家风。”陆龟蒙自号甫里先生。

  14岁时,陆秉心去西塘义泰木行学生意,在店里做会计。木行是叔父陆长文开的。后来,木行因生意萧条而倒闭,他就到西栅棺材店里做伙计。店的隔壁就是江家的酱园,江家是西塘的大家族。当时,抗战爆发,凌昌焕在上海图书馆辞职后,到西塘避难。他的三女儿嫁给江家江汝为。陆秉心到棺材店去,每天都要经过江家的门口,常见凌昌焕坐在柜台里,凌昌焕总是笑着跟陆秉心打招呼,并叫他进去聊聊天。但棺材店里人手较少,没有时间闲聊。

  陆秉心知道凌昌焕是同村的。老大不知道叫什么;老二凌明之,人称明二爷,在外洋轮船上当翻译,他喜欢赌博;老三即凌昌焕,字文之,人称文三爷;老四凌幼云,人称幼四爷,是个秀才,在乡下教书。陆秉心结婚时,凌幼云是证婚人。夫人杨正华,同里人。岳父在同里行医,叫杨银素。江雪澄之子江印珂用钟鼎文写了一副对联,送给陆秉心。

  凌幼云的字也写得很好,他曾写了一个扇面赠给陆秉心,陆秉心到西塘又请了一个秀才在扇面上画了一幅画。

  解放初期,上海出新越剧团成立,招收演职人员,陆秉心也被录用。他在西塘学会了二胡、笛子、琵琶等多种乐器,还会记谱、作曲。

  后来,南京新声越剧团请他去吹箫。南京新声越剧团后来改名为南京越剧团。由著名表演艺术家竺水招主演的《柳毅传书》,曾拍成黑白电影,在全国公映。

  南京越剧团解散后,陆秉心到了浙江湖州,被分配到长兴县越剧团。

  有一次,他在水口公社顾渚大队演出,看见庙墙上有一副对联:“天随子一去不返,遥听渔歌月里;(下联前九字他想不起来了)樵唱风前。”天随子也是陆龟蒙的别号。这副对联与他的祖先有关,他很高兴。陆龟蒙在长兴顾渚山上种过茶叶。

  后来,长兴县文化局得知他有一套陆龟蒙所著的《笠泽丛书》(共三册),就写信给他,请他捐献出来。这套书是他在杭州古旧书店里买来的,花了六角钱。陆秉心就答应了。长兴县文化局的信件他还保存着。

  又过了几年,长兴县越剧团也解散了,陆秉心便回到了家乡莘塔。吴江锡剧团想请他去,他婉言谢绝了。

  后来,他被分配到莘塔农具厂工作,直至59岁退休。退休后,他就在家里种花养草,还种了许多果树,有桃树、橘子树等。他家的果园当时在附近是小有名气的。我童年曾在陆家桥生活,所以从小就听说过。可惜没有去看过陆家的果园。莘塔文化站搞了三年菊展,都是他一手负责的。菊展有300余个品种、1200盆,曾轰动一时。其中有一盆,是他用青蒿和菊花嫁接的,十几个品种,开了33朵花,颜色各不相同,非常好看,后来被一厂家买走了,卖了20元。青蒿与菊花同科。

  老人的记性非常好,他还记得读三年级时自然课本的编者是凌昌焕,《辞源》的51名编撰者,也有凌昌焕的名字。他说,《辞源》只有半部,可能还在陆家桥的老屋里。

  老人说,他会修钟表、修收音机、刻图章等,修钟表、修收音机免费,图章不能乱刻,是收费的。他还会把雄鸡的生殖器官阉割掉,这样,鸡会长得又快又大。

  他养了三十几只雄鸡。镇上的凌莘子常到他家里来买童子鸡,是赊账的。凌莘子是南社社员,也是当地的一个名人。那已是解放前的旧事了,至少六七十年了吧。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