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数字方志馆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人望族 >> 名人轶事 >> 风烟数代情难去 盛泽沈氏有名存

风烟数代情难去 盛泽沈氏有名存

2020/9/26 0:24:06    作者:  萧海铭 来源:  吴江通    【字 号:  】   点击量:3373

  沈姓门中例仕多

  在中国古代,国子监生员肄业后,以捐纳一定钱粮而取得官职的称“例仕”,说穿了就是捐钱买官,这种官被称作非正途出身,历来为真正的文人所不齿。而且这种买来的官,一般职位都不高,大多是州县官的僚属,称“佐贰官”,也较难升迁,有清一代,盛泽以这种形式入仕的有36人之多,其中沈姓竟占了8人。有意思的是,沈姓中以例仕入仕的第一人沈嘉琛,还是仕途较为顺畅的,也算此中的例外。

  沈嘉琛(又名嘉珍),字楚珩,监生。清康熙二十九年(1689)捐纳了一定钱粮后,以例仕步入官场,而且出来就实授“故城县尹”(今山西故城县,原隶直隶河间府),后“擢会理州司马”(今四川会东县),又“补(又捐了些钱粮)刑部员外”,最后成为“刑部福建司郎中”(司长,六品),无怪《盛湖诗萃》中称“亦异数也”,而《盛湖志·宦绩传》更褒扬其“居官勤慎,廉洁自持,多惠政”,“解组(离任)后家无长物,薄田数亩而已”。晚年以诗酒自娱:

  道貌冲然古者稀,苍松老鹤日相依。

  天怀朗朗诗书乐,至行觥觥曾闵希。

  自愧宦游违杖履,幸逢舞队逐斑衣。

  拈花合是慈悲佛,静看猊鑪一缕飞。

  沈士升,号简在,监生,沈嘉琛子,清康熙五十七年(1717)“补福建布政司经厯”(掌府县文件收发之官,犹今之档案局),这可能与他的父亲沈嘉琛担任过“刑部福建司郎中”,在福建有了一定的人脉关系有关。雍正四年(1726),有苏禄国使团首次访华,在泉州港登陆,沈士升陪同进京。

  沈锦,号成章,监生,沈嘉琛孙,乾隆十年(1746)“补湖北鹤峰州(今湖北恩施鹤峰县)吏目,升陕西西安府经厯”。

  盛泽沈姓这一脉能见诸记载的即此祖孙三人,上承、下传均无从查考,文化上除沈嘉琛的一首诗被采入《盛湖诗萃》外,再无其它建树,倒是沈姓的另一脉三代四人,虽然其中三人也出自例仕,但文化上却稍多了一点采头。

  沈青岐,号虞璇,监生,雍正八年(1730)“补山东高密县典史,调云南呈贡县典史”。典史,俗称“不入流”,没有品阶,县府属官,掌缉捕、监狱,犹今之警察局长。

  沈应元,号舜为,监生,沈青岐子,这是这一门沈姓中唯一由“议叙”(对考绩优秀的国子监生员经部评议)入仕的官员,乾隆八年(1744)被授理藩院则例馆誊录,后“选广西永安州吏目(从八品以下文职官),调四川巴州吏目”。

  沈学忠,号秀山,监生,沈青岐从子,乾隆二十年(1755)安徽候补县丞,后来可能又花了点钱,以借调名义,补了个“和州吏目”。

  沈新图,号晓冈,监生,沈应元长子,乾隆三十年(1765)“补云南顺宁府经厯,调昭通府知事”。这是这一脉沈姓中任职最高的一人,昭通虽是个偏远小州,仅辖二县,但知事是最高长官,品秩至少在五品以上。

  沈瑞图,号仰义,监生,沈应元次子,乾隆三十九年(1774)“补江西义宁州吏目”。

  新图、瑞图昆仲有多首诗作被采入《盛湖诗萃》。

  沈姓本是盛泽望族,分支众多,上述这二门,皆存在于清康熙至乾隆间。在穷人普遍没有文化的古代,他们连续三代都能入国子监读书,还能捐钱买官,很明显,都是富户。惜因资料所限,脉络未能延伸,也一憾事耳。

  雁过留声

  这是三位差不多同时代的盛泽沈姓人。

  沈槎,字翯泉,号柳溪,清乾隆时县学生。《盛湖志》中并无片言只语提及此人,若非《盛湖诗萃》中采入了他的一首《题寿生寺竹圃》诗,他将与历史上众多的沈姓人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几与沈槎同时的沈梦祥,却又是盛泽沈姓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沈梦祥,字南耘,号朴堂,科考用名为司马梦祥,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选安徽灵璧县训导”,“大谢圩人,入文苑传”。《盛湖志》中云:“先是主讲直隶南皮书院”,“南皮与灵璧向鲜有闻人,梦祥悉心训迪,丕振文风”,“变其荒陋,遂有登科甲者”,似乎南皮的人文蔚起,竟自沈梦祥主讲南皮书院始。我没有研究过南皮县历史上的科举中式情况,不知此论是否偏于溢美,但南皮先后出了张之万、张之洞昆仲,前者是道光二十七年(1847)状元,官至闽浙总督、东阁大学士,后者系同治二年(1862)探花,历任两广、两江和湖广总督,军机大臣,著名洋务派领袖,这在南皮县历史上不说绝后,却也是空前的。

  “秋兰翳空山,绿叶何葳蕤。晚菊隐东篱,含蕊亦芳菲。”王鲲采编其诗中称:“诗古文清真淡雅,不染纤尘”,摘此《咏怀》数句可见一斑。沈梦祥著有《朴堂诗文存稿》。

  研判清中叶盛泽的几位沈姓文人,文名最盛的还是要推沈元鉴:

  “江南春日好栽桑,陌上青青叶几筐。下笔写成风土记,不须默祝马头娘。”

  这是沈元鉴《题张瓜田春蚕食叶图为王勺山作》,也就是说,这是一首题画诗,而诗名中所涉及的张瓜田、王勺山二人,都是当年盛泽文坛名重一时的人物。张瓜田名张庚,嘉兴人,寓盛泽王氏“话雨楼”,是《国朝画徵录》的作者,他的多部著述被采入《四库全书》;王勺山,即王楠,“话雨楼”主人,文物鉴赏家,并擅吟咏,有《话雨楼诗钞》。能与这样的人物交往并被认可,自然非泛泛之辈。

  沈元鉴,字元照,号韬庵,国学生。《盛湖志·文苑》中云:“同时游幕,与(周)道隆至交,以诗鸣。”于时者有沈元鉴,他的诗“风神秀丽,复饶疏宕之致,其出入元、白之间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还得到英廉这样的大家的高度评价:“韜庵诗和平安雅,得诗中正脉……每诵一章令人致思累日。”英廉,字斗文、竹井,号梦堂,雍正十年(1732)举人,官至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汉大学士(汉军授汉大学士自英廉始),直至特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并署直隶总督。由于他曾任江宁布政使兼江宁织造,与江南文坛领袖袁枚善,并享有很高声望,能得到这种人物的赏识,显然很不简单。《盛湖诗萃》中采入沈元鉴的诗作有12首之多,是盛泽沈姓人物中诗作采入最多的一人,其中《梦堂主人招同张二墨岑荷亭小饮和墨岑韵》一首,又牵出了一位非凡人物。墨岑,名张宗苍(16861756年),苏州人,清乾隆时著名宫廷画家,内廷供奉,官至户部主事。《石渠宝籍》中收录了他的116幅作品,且许多画作都有乾隆题诗,若沈元鉴自身修为不高,焉能与此等人物唱和、交往。

  同时,元鉴还“工书法,直入欧阳率更(询)之室,壮年游幕四方,行縢所至,群订缟纻之交”,文友遍布,“后河督高公斌聘为记室,名益重焉”。高斌(16821755年),乃乾隆慧贤皇贵妃之父,江南河道总督,直隶总督。

  沈元鉴一生并无功名,但其交游之广,接触人物之位高名重,可说是盛泽沈姓历史人物中的一个特例。

电话:0512-63016908  传真:0512-63016927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中山南路1979号 邮编:215200
吴江区档案馆版权所有